接待会见校友總會网站 今天是

>> 首頁 >> 校友文苑 >> 正文

袁傑偉

小時候,我家燒得最多的是柴火。柴火竈是用黃土做的,父輩不叫做竈,叫打竈。竈有六七尺長,分爲兩截,前面一截很長,兩邊是竈體,中間是空的,上面架鍋子,下面燒柴。爲什麽前面一截很長呢?因爲前面是燒柴的地方,柴是不規則的,長長短短的木、竹、葉、草都有。而且前面一截通常是放潲鼎的,也就是煮豬食的,潲鼎很大,一次要煮幾十斤東西,如剁碎的紅薯藤、紅薯、橄榄蘿蔔等,快煮熟時,還要加米糠等進去。後面一截是圓形的,前面一截柴的余火會燒到後面去,柴纷歧定要伸到後面去。後面通常用來煮飯、炒菜的。

如果那回輪到我燒火,通常要燒一個小時。如果燒的是上好的木棍、成塊的木柴,則要在燒完之後把木炭生存起來,用來冬天生炭火時做火引子。但一定要讓木柴充实燃燒,否則做火引時有冒煙。

冬天是很少燒柴火的,燒炭火。因爲冬天要烤火。每到冬天,我們在吃了飯之後,都會把一床(就是一張)棉被鋪到桌子上,把腳伸在竈台上烤火。那桌子我們叫火光桌子,也就是餐桌。上面鋪了棉被,還可以在隔桌面不遠的第二層架個專門的烤物架烘烤衣服。晚上睡覺前,火力較少,行將熄滅,可以把架子移到中間一層來,繼續烘烤衣服或者熟紅薯或者魚幹、泥鳅之類。在烘烤物上蓋一層報紙。

炭火竈也是很獨特的。竈是方形的,一個火光桌子的四個腳正好可以箍住它。竈心是圓孔的,圓孔下面有幾根鐵梁,鐵梁下面是空的,這個空一直通一竈門口。竈門通常用廢棄了的抹布堵住,只有在燒大火或要扒爐渣時才扯開。竈靠近竈門的右邊,爐心會空一出六分之一左右,在這一側放到個沒有耳朵的鼎,有一尺多深。新化話把這個鼎叫作“戲鼎。”戲在這裏是熱的意思,好比說把冷了的飯熱一下,新化叫“戲飯”。這是保證火在燃燒時,順便燒了熱水,這就充实利用了能源。

我記事的時候,爐芯還不是圓的,纷歧定很規則。因爲那時燒的是炭粑。所謂炭粑,就是把炭打碎,加上少量黃土混在一起,做成一個一個不規則的圓粑粑形狀,讓它們趴在屋檐下。等炭粑幹了時,就把炭粑敲碎,一塊一塊地往竈裏添。敲碎的粉末用來再次做炭粑。幹紅白喜事時,就臨時用石頭砌一個竈,用许多劈柴引火,炭粑一個碎成兩三塊就往竈裏添。那火苗隔一裏路都看获得。如果是冬天,就有许多人圍著烤火。

我讀高的時候,村裏人就基本上不再做炭粑,而是燒藕煤,也叫蜂窩煤。藕煤是圓柱形,中間有十一個孔,像藕切斷後的孔,當然也有點像蜂窩孔,故名。但我們村裏的人都叫藕煤。自從有了藕煤,爐芯也就做成圓的了。烤火也變得簡便了,不再像原來在桌上蓋一張大棉被,而是蓋一塊專用的烤火布。烤火布是一個標准尺寸做的,正好可以把火光桌子罩住。這一變化有三個原因:從前只有晚上才烤火,白昼各人都是要出工很忙的,沒有功夫烤火。聯産承包以後,各人沒以前那麽忙,白昼也開始烤火了;以前燒柴火煮飯,這時基本上不燒柴,只燒炭了;以前天氣很冷,我們村裏有過零下九度的記錄,我至今記得,有一年冬天,幾個村民把一只戶桶(扮禾用的四方桶,可同時供四個人扮禾或麥,因家家戶戶都有,所以叫戶桶)放到村裏唯一一口水塘裏,七八個村民站在戶桶上溜冰,都是二三十歲的大人,但都孩子一樣笑得開心。那時塘裏的冰應該有一尺多厚吧。

所以那時候晚上睡覺前,要把被子烤熱才气睡。後來天氣慢慢變暖,這些習慣也就悄悄改變了。

我到婁底讀大學的時候,烤火用的八角爐已悄然流行。那時我跟一個新化水車的學友到漣鋼他的一個親戚家裏去玩。那時候流行到別人家裏玩,吃住都家裏。那親戚家有一個八角爐,爐子是鐵皮做的,桌面有八個角,或许這就是其得名的原因。這種爐子有其獨之處,竈面自己就是一個桌面,吃飯、品茗、擺煙灰缸、水果都是用的這個桌面。但整個桌身比火光桌子要矮一些,它是與沙發配套的。坐在沙發上,享受著這個暖和的桌面,品茗、吃零食、聊天、烤火,確實很惬意。

八個爐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一根專門的排煙管,排煙管從竈身引出,一直伸到戶外,它既可以制止人被煙熏到,還完美地規避了煤氣中毒的風險。所以它深受喜愛。八角爐雖然不是大件,但那時家裏擁有一個八角爐,也是一種小康的象征。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八角爐就開始普及,但這時候有的已沒做成八個角,而是做成四個角。名稱也有變化,许多人叫它北京爐。也有人幹脆叫它烤火爐。這種八角爐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九三年我到長沙第二次讀大學,在學院的行政辦公樓裏,見到的都是這種八角爐。九六年我南下廣州之後,八角爐到底還流行了多久,我就不知道了。兩千零一年我回新化原單位上班,這時候還有人用八角爐,但已不是寵兒。那時候我一無所有,一個老師就把他不用了的八角爐送給我用,給了我很大的方便。

八角爐是不行能到大街上用的,大街上一些擺小飲食攤的老板,會在每一個小小的火光桌子下面放一個煤球爐,火光桌子上罩一塊烤火布。纵然吃一碗面,也可以就此免費烤一會兒火。這是小老板們提供給食客的福利。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坐火車,只要到新化火站下車後,就可以享受到這種福利。這是家鄉人給我的實實在在的溫暖的記憶。

在我記憶中,八角爐是在兩千零四年以後才開始下崗的。這時候,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牌子的電烤火桌,電烤火桌不像八角爐那樣兼有可供燒水、炒菜的功效,但讓烤火變得更方便了。烤火桌有好幾個火檔,可以手動調開關。有宁静提醒,如果連續使用四小時,它會自動斷電;桌面可以升降,中間還有一層可以供烘衣服、烤花生之類;商家還配送專用的烤火布……還有許多小的不常用的功效。

與家用烤火桌同時出現的,還有供辦公室使用的各種烤火爐,有的做成太陽能鍋狀,有的能夠踏腳,有的可以像風扇一樣旋轉,真是方便極了。

訪問次數: 宣布时间: 2024-03-18 10:12:15 编辑: 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