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學校創建于1978年,校園占地面積613255.9平方米,是經教育部批准的省屬綜合性公辦普通本科大學,學校具有招收碩士研究生、本專科學生和留學生資格。學校位于湖南湘中新城婁底,這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物産豐富,交通便利,是全國最適宜人口居住的園林式都市之一。
学校设有15个教学学院,本科专业5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拥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革新试点专业1个,省“十二五”综合革新试点专业2个,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教研室4个、省级示范实验室及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校企相助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6个、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110个,教育部大学生龙狮培训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152人,其中专任教师721人,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55人,博士77人,硕士553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5650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条理人选1人、第三条理人选6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養工具1人,省级青年主干教师4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學校設有18個研究所,近年來,學校科研實力不斷增強,老師教學结果豐碩,教師出书學術專著108部,主參編教材93部;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325篇,其中CSSCI論文487篇,被新華文摘、灼烁日報和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的論文45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的論文401篇;已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3項;各級教學结果獎、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结果獎等103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發明一等獎2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结果獎二等獎2項;承擔各級各類研究項目79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1項。《PP电子學院學報》爲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曾國藩研究”專欄被評爲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学校学生开拓进取,学生曾在學科競賽和艺术展演运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7项,省级奖项404项;在武术、龙狮、体育舞蹈、定向越野等体育角逐中获国家级奖项33项;学生加入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1个,电子设计赛获国家一等奖1个,英语演讲角逐获省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2011年,在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赛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2012年,在湖南省第五届“挑战杯”创业大赛中参赛的8个项目全部获奖,获2金2银4铜;2013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国家三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2014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学校对外开放不停扩大。学校先后同美国、英国、泰国、韩国、新西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域的多所高校建设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友好相助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校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研究生培養设计和实施了“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養模式。
一是校企“双主体”协同培養。建设学校与农业治理部门、涉农企业协同培養运行机制,在招生、培養、學位論文指导、學位授予等各个方面实现配合治理,配合制订培養计划,配合建设师资队伍,配合建设研究生实践基地,使学校与行业企业真正成为培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配合主体。目前,学校已和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湖南海利高新技术工业团体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长沙慧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振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新化县委组织部等8个单元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養协议。
二是校企“双导多师”联合培養。建设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配合指导培養学生的“双导师”制,建设“1+1+N”导师组,由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和多个实践指导教师组成,指导与卖力招生、培養、实践、论文、就业等方面的事情。如农村与区域生长领域研究生贺蓓同学,校内导师为周发现,校外导师为胡绍华,实践指导教师有袁小清、杨文莲、胡绍华。接纳“双教师”教学模式,建设“1+X+Y”课程组,由校内专职教师任课程卖力人,多个校内专职教师和多个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组开展教学运动。目前,学校已聘任校内导师34名,校外导师32名,校外兼职教师40余名。
三是“双段交替”多岗实践培養。整个培養历程分为七个学段,接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建设多岗轮换实践制度,在差异类型的联合培養单元或同一单元的差异岗位上完成专业综合实践,使学生对职业领域的多个岗位都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培養适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求的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又具备较强组织治理能力与相同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设计“四模块”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强化职业需求导向,注重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强调以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提高为焦点,在公共课、领域主干课、专业技术课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培養综合素养为目标的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五是建设“七学段”制度。为了突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養,凭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革新传统的学期制度,由2.5年五个学期改成了2.5年七个学段,农忙时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农闲时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第一、二、五学段为理论课学习阶段,第三、四、六、七学段为專業實踐阶段和學位論文答辩阶段,二者分段交织进行,建设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培養路线。
面向未来,PP电子学院研究生教育将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尺度”为指针,始终承袭“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的校训精神,遵循“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努力培養服务于社会的高条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也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大学。
熱忱歡迎列位同學來我校攻讀碩士研究生!
二、申請條件
1.申請人須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心康健;
2.申請人在校期間學習刻苦學習,勤于思考,成績優秀,有較強的專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身體康健狀況切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申請人須是具有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的高等院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並獲得本科所在學校的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
三、申請法式及辦法
1.具有推免生資格的考生,請于2016年9月28日-10月20日登錄教育部“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治理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进行注册,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照片,網上報名并网上缴费(未缴费视为放弃推免生资格),申请报考二级招生单元和报考专业。
2.學校分批審核申請信息,實行先申請先審核的原則,擇優選拔。申請人名單經二級招生單位和研究生院審核後,學校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向切合條件的申請人發送複試通知。收到複試通知後,申請人應及時登錄“推免服務系統”進行確認,並及時與研究生處聯系。
3.研究生處組織對推免生申請者進行複試。複試分爲專業複試和英語複試兩部门。複試的具體時間、地點以及其他事項由招生單位自定並及時通知學生。學校推免生接收事情領導小組根據複試成績,綜合考慮確定擬錄取名單.
4.確定待錄取名單後,學校再通過“推免服務系統”爲待錄取的申請人發送待錄取通知。收到待錄取通知後,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登錄“推免服務系統”進行確認,在規定時間內未同意待錄取的視爲放棄推免生資格。確認待錄取後,即成爲我校擬錄取推免生。
注意事項:
(1)我校將于入學前對接收的推免生進行資格複審,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①經批准獲得推免資格後,受到處分的;
②入學前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的;
③在申請推免生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④其他影響錄取的事項發生的。
(2)我校擬錄取的推免生名單將在研究生院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事情日。監督處電話:0738-8325080
3.研究生院招生辦咨詢電話:0738-8227671
網址:http:/yjsc/
四、研究生獎勵與資助政策
我校凭据国家和湖南省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构建以国家奖学金、特别生源奖、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生獎助體系,报考并录取至我校推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均能享受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和二等以上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0000元/年、二等奖学金8000元/年)。在读期间结果优异、结果突出的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体现突出的研究生及特困学生还可申请专项奖励及困难补助。
1.國家獎學金
凭据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根據國家和湖南省下達的獎勵名額進行評選,獎勵標准爲每生每年20000元。
2.特別生源獎
凡第一志願報考並錄取至我校非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的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考生和全日制本科往屆畢業生考生,分別一次性獎勵12000元/人和6000元/人。
調劑錄取至我校非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的“985”“211”院校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考生,一次性獎勵12000元/人,其它院校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考生,一次性獎勵5000元/人。
3.學業獎學金
學校設立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在2.5年基本學習年限內分兩次評定,第一、二學年各評審一次,設三個等級。一等獎學金10000元/人,覆蓋面爲10%;二等獎學金8000元/人,覆蓋面爲30%;三等獎學金6000元/人,覆蓋面爲60%。
4.國家助學金
向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中國籍研究生(有牢固工資收入的除外)發放,每生每年6000元。
5.協同創新中心助研津貼
我校湖南省“農田雜草防控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設立助研崗位,根據研究生參與科研的實際情況給予800-2000元/月的助研津貼。考取作物專業領域和植物保護專業領域的研究生均可申請該協同創新中心設立的助研崗位。
6.三助崗位津貼
學校根據需要設立助教、助管、助研崗位,並根據助教、助管、助研崗位性質的差异給予200-400元/月的崗位津貼。
7.研究生培養补助
学校向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提供4000元/人的研究生小我私家培養费,用于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事情。
8.實踐補助
在联合培養单元进行专业综合实践,联合培養单元视学生加入事情情况发放一定生活事情津贴。
9.複試補助
凡來我校參加複試的考生免收複試費;對外校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的考生報銷一趟從考生就讀學校至我校的往返車費(飛機票、火車軟臥票和長途的士票除外)。
10.綠色通道
對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學校開設綠色通道,確保每一位研究生順利入學。
11.科研结果獎勵
以我校爲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本人爲第一署名人或導師爲第一署名人、研究生爲第二署名人獲得的各類科研结果按《PP电子學院科研结果獎勵辦法》規定的有關標准的50%進行獎勵。例如在最新宣布的SCI、SSCI、EI焦点版來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每篇獎勵2000元,被SCI、SSCI收錄後再增加獎勵3000元;在最新宣布的CSSCI和CSCD焦点版來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每篇分別獎勵3000元和2000元;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後獎勵5000元/項;軟件著作權授權獎勵5000元/項。
五、招生專業、招生領域及招生人數
我校2017年碩士推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見附件)。
六、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聯系人:陳老師、鄭老師
電話/傳真:0738-8227671
電子郵箱:rwkjyzb@163.com
通訊地址:湖南省婁底市氐星路PP电子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417000
學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ww.ptmcm.com/g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