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碩士研究生2019級新生入學第一課:深入油溪橋農村接受知農愛農教育

2019年09月18日 15:30  点击:[]

   9 9日到11日,我校農業碩士2019級研究生全體新生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之際,來到有著全國文明村、全國十大鄉村振興示範村、全國百強特色村莊等四十余項榮譽稱號的新化縣吉慶鎮油溪橋村開展了爲期三天的專業認知實踐。秋天,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三天實踐,時間雖短,但研究生們感覺到,收獲頗豐,無論是思想認識上、專業知識學習上,還是社會責任與擔當方面,都获得了鍛煉,並体现將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以強農興農爲己任,做知農愛農的時代新人。本次實踐活動是在研究生教育教學部周麗華副部長和相關專業導師帶領指導下完成的。

思想認識获得升華、心靈受到洗禮。99下午,19級研究生來到了油溪橋村,呈現在各人面前的是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在油溪橋村“金牌講解員”——彭德友的帶領下,同學們一邊參觀村裏的文化長廊,一邊了解油溪橋村的發展曆史和現在的基本情況。深刻感受了十二年來,油溪橋村如何從一個“三無”(無資源、區位、基礎優勢)省級深度貧困村轉變爲如今的“明星示範村”,靠的是村支兩委的創新引領和精細化治理;更離不開全村群衆配合發揚“油溪橋”精神,積極以民主協商的方式參與到村莊治理中來。同學們爲油溪橋村的巨變所震撼,也爲油溪橋村的治理智慧所折服;同學們對新農村有了感性認識,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开端理解。

(彭德友在接待中心前給同學們介紹村莊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曆程)

(彭德友在村民房前給同學們介紹村莊的治理制度)

(    同学们在文化墙前认真听讲)

(彭德友在文化牆前給同學們講鄉村治理)

專業知識获得了積澱和消化9日下午,商學院的王晶晶老師結合油溪橋村旅遊發展實際,就如何充实融合第一二三産業,有效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和實現鄉村振興給我們現場講授了一場生動的課。

910日,我們參觀了油溪橋村農業相助社、甲魚養殖基地。油溪橋村彭民輝同志講述了農業相助社的治理和運營模式及其在油溪橋村建設發展進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紹了野生甲魚孵化、治理模式,使我們對甲魚養殖技術有了生動的感性認識。

(彭民輝在相助社前給同學們介紹相助社的運營模式)

(同學們在甲魚養殖基地參觀學習)

在水蜜桃和柑橘種植基地,技術員講述了油溪橋村發展農業産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同學們積極思考並提問。現場教學讓同學們對石灰岩地區的農業産業發展現狀有了十分直觀的認識,對于同學們後續的學習十分重要。

(技術員蔣小軍同志在桃園給同學們現場講解石灰岩地區桃樹種植關鍵技術)

webwxgetmsgimg (1)

(技術員蔣小軍同志在給同學們現場講解石灰岩地區世紀紅桔種植關鍵技術)

在猕猴桃種植基地,甲輝家庭農場李總介紹了基地經營基本情況。周麗華老師講解了猕猴桃的生物學特性、在石灰岩地區選擇種植猕猴桃的原因以及猕猴桃種植治理尤其是采後施肥剪枝治理等技術。信息學院易葉青老師興致勃勃的給我們講解了如何結合實際,合理利用農業信息技術服務于現代農業生産發展。

IMG_20190910_164409

    (周麗華老師給同學們講授猕猴桃治理技術)

IMG_20190910_164353

(易葉青老師在猕猴桃園給同學們講授農業信息技術應用)

910晚,同學們在油溪橋村接待中心參加了“明星支書”彭育晚的專題講座。彭支書給同學講述了自己12年來的心路曆程,並囑咐同學們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要學會堅持,學會創造機會,學會以良好的心態看待問題;“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堅持做到了,這就是機會”,“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就是在給自己創造機會”,“態度決定能力,不能以良好的心態看待問題就會影響自己的事情能力”,彭書記的這些金句讓同學們感伤良多,心靈上受到了極大震動。

(彭育晚書記給同學們做專題講座)

911日,學校農生院副院長、婁底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康林峰老師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但又注重突出實際操作要點的角度,生動地給我們將講解了水蜜桃和枇杷的種植治理技術,對于差异品種、差异地理環境的水蜜桃應該實行差異化治理,讓我們這一群平日只知吃水果,卻從沒研究過果樹種植的初學者來說,受益匪淺。

(康林峰所長給同學們講解水蜜桃優質高産種植技術)

(康林峰所長給同學們講枇杷治理技術)

有幸見證了校地相助簽約。911日上午,我們參加了學校與油溪橋村校地相助簽約儀式,見證了校地相助的美好場景,深深感受到學校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我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責任和擔當,這無形中教育了我們要做一群有擔當、有感恩之心的新時代研究生。

                   

(校地相助簽約儀式後同學們與領導老師合影留念)

感恩學校及職能部門領導和油溪橋村領導的關心。在油溪桥村实践期间,正值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和云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发现亲临现场对认知实践事情进行了指导,看望了一直在油溪桥村进行專業實踐的我校2018級農業碩士研究生陳凱琪,並仔細詢問師生們的住宿飲食和學習生活,研究生教育教學部書記、部長彭健民、向瑞桃副書記看望了全體老師和研究生們。實踐期間,村支書彭育晚對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給與了極大關注。同學們很受感動和鼓舞,悄悄鉚足了勁,一定要好好掌握學校領導給我們創造的學習機會,一定要學到一身真本事,立志把自己打造成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技術人才。

(研究生教育教學部黨支部書記、部長彭健民看望同學們)

webwxgetmsgimg

(活動開展過程中,村支書彭育晚看望同學們)

油溪橋村爲期3天的實踐活動,是我們在PP电子學院學習生涯的開端,它將在一定水平上對我們今後的學習、科研、生活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有了這個良好的開端,我相信我們的人生會走得更遠、更順利、更精彩。

                                                     研究生教育教学部 刘冰杰 周丽华供稿)

上一條:2019年10月12日石潇純校長油溪橋調研報道--湖南日報(市州新聞)
下一條:2019級研究生在油溪橋村開展專業認知實踐

關閉

地址: 学校明德楼 106-109室 邮编: 417000 电话/传真: 0738-8227671 邮箱: rwkjyjsc@163.com
PP电子學院-研究生教育教學部 技術支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