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07年事情和2008年事情要點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袁振国
2008年1月15日
在教育部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領導下,我辦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爲中心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系統總結近30年的事情經驗,繼承發展,革新創新,與時俱進,圍繞教育革新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自覺把教育科研事情納入教育革新發展和社會科學研究之中,重視基礎研究,強化自主創新意識,加強應用研究,強調爲教育革新與發展服務,注重開發研究,強調社會效益,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精品課題,在提高研究質量和促進结果轉化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要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爲思想動力,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在教育科學規劃和治理方面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一、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事情部署,認真學習,全面落實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指導事情,提出了一系列先進科研治理理念,實施了一系列科學治理措施,對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的职位和規範行業標准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認真學習體會,在事情中全面貫徹落實。
1.學習如何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質量第一理念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統領哲學社會科學治理事情,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要领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和治理事情中,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事情。堅持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保證了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的政治偏向。同時,准確掌握了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深刻認識了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努力追求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體系,積極推動學術觀點創新、學科體系創新和科研要领創新。
2.學習如何擴大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影響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把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和结果作爲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门。加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宣傳和普及,充实發揮報刊、圖書、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衆媒體的作用,鼎力大举宣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優秀结果,擴大優秀结果的社會影響力,推動優秀结果更多更及時地應用于實際,積極落實“四個同等重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爲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特別是中央電視台連續報道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評審消息,每年課題評審會均有中央政治局領導出席並作重要講話,及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報送優秀结果,提高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權威和榮譽,增強了哲學社會科學事情者的信心。
3.學習如何嚴把課題進出口關
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立項事情始終堅持正確導向,高度重視評審質量,在許多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接纳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建设匿名通訊初評和會議複評相結合的評審機制;擴大同行評議專家庫和學科評審組專家庫;對會議評審專家實行聘任制、輪換制和回避制;對評審原則、評審標准、評審法式、評審紀律作出明確規定;公示評審立項結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等。2007年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立項事情的暫行辦法》,走上制度化軌道。
同時,嚴格課題結題關,發布課題驗收月報,課題結題率控制在60%左右,明確課題鑒定等級,有效防止了濫竽充數。
4.學習如何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宏觀治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建設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深化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體制革新,建设和完善了哲學社會科學評價和激勵機制,凭据公正、透明、競爭的原則,革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制度,重點支持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項目,注重原創性,注重實際價值,著力推出代表國家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结果。
建设了評審立項協調機制,實現資源共享的項目數據庫,防止多頭申請、重複立項。進一步豐富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品種,既有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又有指定項目、自選項目、跨學科項目,還有特別委托項目、後期資助項目、西部項目等系列産品,形式上有招標、委托和會議評審等形式,掌握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規律和特點,滿足了差异方面的研究需要。
5.學習如何提高課題结果轉化應用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注意把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结果運用于各項決策中,運用于解決革新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中,使哲學社會科學界成爲黨和政府事情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編輯《结果要報》,获得國家領導人和各部委辦及地方黨政領導的重視;在國家一流出书社出书《國家社科基金结果文庫》,二批推出20部優秀结果,集中推薦優秀结果,在學術界引起重要影響。
6.學習如何有效指導行業發展,淨化學術環境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建设獎優罰劣機制,發布《國家社科基金治理事情簡報》,建设專家信譽榜,建设評審立項誠信制度。建设信用治理數據庫,對課題負責人、同行評議專家、學科評審組專家進行信用記錄和信譽評價。發現和處理問題“穩准狠”,對優秀结果及時鼓勵,重拳出擊不正之風,及時清理到期未完成項目,對未完成項目者給予撤項處理;對存在水平差异問題的課題暫緩結項。
通過年度規劃辦主任事情會議、三單列學科事情會議、專項業務培訓會、指導單列學科規劃事情以及課題評審評獎會議、設立公共信息網站、發布治理通告等多種形式,提供了思想指導,搭建了經驗交流平台,提高了社會科學治理界整體行業的事情質量和效率。
總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這些先進的科研治理理念和重要舉措,帶領全國社會科學治理界和全國社會科學事情者,有力地貫徹落實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樹立行業標准,提高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职位和作用。
二、總結經驗,深刻體會
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指導,我辦深刻認識教育科學研究事情的規律和特點,在實踐中形成了若幹共識,積累了一些經驗,有如下體會。
第一,明確事情理念
爲實現“引領科研偏向,促進學術規範,建設精品課題,提高研究質量,加強结果轉化,擴大社會影響”的事情目標,建设以質量爲導向的保障監督體系,要求治理、服務和指導並重,特別重視加強科研指導,把單純的課題治理變成與研究者、專家組一起研究,配合發展。
第二,嚴把關鍵環節
嚴把課題進口關和出口關,嚴把政治關和質量關。進一步改進課題評審事情,完善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招標答辯和其他類別課題匿名評審制度,特別是明確了招標重點課題的題目、研究要點和具體结果要求,並以条约形成簽約,本年度國家重點課題擬立8項,流標2項。對其他課題預期结果數量、質量要求明確。堅持甯缺毋濫,對所有課題分級分類要求,提高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聲譽和質量。
第三,加強課題過程指導
我辦對部门立項課題主持人進行專業培訓制度,分享課題研究經驗和要领,堅持課題組、專家組和規劃辦三方在開題、中期、結題過程中的全程相助,並對外開放,有效地提高了課題研究乐成率。
第四,加強科研治理研究
坚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事情年会制度,邀请省级教育科学计划办公室主任、高校社科处领导及教育学院领导为教育科学计划事情献计献策,交流教育科研治理经验;发动学科组专家撰写《教育科研各人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计划学科视察》;计划办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治理研究事情,总结生长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预测生长趋势,增强统计分析和研究分析,评审判定规则明示,评审判定结果公示,拨款和结题信息每月对外宣布,全程透明、果真,接受社会监视。
第五,结果影響顯著
課題研究對決策發揮了重要影響,如郝克明的“我國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國務委員和教育部領導的重視;袁振國的“我國重大教育政策轉型問題研究”引發了教育公正大討論,經全國社科規劃辦專報有關中央領導,對促進教育公正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哈經雄的“民族教育革新與發展研究”获得溫家寶總理和王兆國副委員長以及全國總工會的重視;楊貴仁的“學生體質康健標准研究”成爲制訂國務院七號文的基礎,在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理論創新,素質教育、教育公正、教育質量、終身學習和學習科學等研究结果有所創新。對教育實踐的影響更爲廣泛深遠,研究聯系實踐,形成了教育教學標准、模式和案例,對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鼎力大举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等效果顯著。
第六,加速结果推廣
我辦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在教育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三個事情網站的信息服務;編發了《科研要報》(月刊)和《中國教育科研報告》(季刊),出书了《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结果獲獎结果概覽》和《2005/2006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在《人民日報》、《灼烁日報》、《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等焦点報刊上進行结果宣傳;建成了專用開放的課題结果閱覽室,建設了中國教育科學資源網,逐漸成爲系統權威的教育科研知識信息中心。
三、2008年的事情计划
2008年是充滿希望和機遇的一年,教育科學研究進入了“全面提升,重點突破,強化優勢,攀登岑岭”的發展新階段,我辦將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指導下,乘勢而上,更進一步。
1.高舉旗幟,科學發展
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積極落實黨的十七大關于“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要领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爲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结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的要求,以國家教育重點事情爲依據,爲優先發展教育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出謀劃策,加強奧運年的體育康健教育研究,科學分析教育研究發展趨勢,明確發展重點和主攻偏向,完善教育科研質量保障體系,以質量爲導向進一步建設精品課題。
2.完善制度,促進發展
形成規範化的教育科學規劃制度、評審制度、開題制度、中期報告制度、鑒定結題制度、结果獎勵和推廣制度,促進教育科研體制機制的變革,推進課題治理的科學性、民主性,加強績效考評,鼓勵自主研究,重視後期資助,適當推行對同一重大政策性課題的多方案研究,形成知識創新系統、應用研究系統、结果推廣系統相結合的科研體系,推進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課題體系和功效越发多元化,以適應差异研究者的需求,如招標課題可以組織正反兩個方面開展研究,或多種方案進行選擇性研究,增設後期資助項目,引導性研究和自主研究相結合,完成影響實踐和促進學科發展的雙重任務。
3.提高能力,注重精品
加強科研治理者的能力建設,強化勤、精、細、實,治理、服務、指導並重。加強研究者的能力建設,強化教育科研的問題意識、學理意識、要领意識和结果意識。加強使用者的能力建設,增強識別、參與和應用教育科研的能力。
4.統籌規劃,突出重點
加速制訂2008年課題指南,計劃在上半年啓動年度重點課題評審事情,作好基金項目的過程治理和结果鑒定轉化事情,進一步擴大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課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