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人文科技学院实验室宁静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校教通〔2023〕98号)

作者: 时间:2023-12-10 点击数:




PP电子學院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爲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實驗室突發宁静事故,最洪流平預防和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高等學校實驗室宁静規範》等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和事情原則

1.適用範圍:預案中實驗室宁静事故是指全校各類各級實驗場所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産損失、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的事故、事件。

2.事情原則:堅持以人爲本,優先保障師生的生命康健宁静;實施分級負責,構建學校—學院—實驗室三級響應的事情體系;堅持預防爲主,做好常態化的隱患排查、風險評估、事故預警和應急演練;保證快速響應,確保各環節緊密銜接,信息暢通、反應迅速、應對科學、處置果斷。

二、組織領導和職責分工

1.學校應急處突領導小組負責實驗室突發宁静事故的應急處置領導事情。有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産損失的事故由應急處突領導小組指定負責人,組織相關單位以及專業專家組成學校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制定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處置方案,對宁静事故處理進行統一指揮、協調、處理和調查。輕微事故、事件由學院建设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進行應急處置。

2.主要成員單位及相應事情職責:

(1)校辦公室:傳達校領導和上級部門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及時跟進、了解事故搶險救援進展情況,並向校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及時報告。

(2)宣傳部:負責指導相關單位向外界及時通報事故情況,負責正確的輿論引導等。

(3)教務處:負責組織學院制定實驗室宁静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配合做好應抢救援及事故的調查事情。

(4)保衛處:負責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事故現場的宁静警戒、人員疏散、秩序維持,保持校園內救援通道的暢通;配合事發單位或消防部門進行現場滅火,傷員搜救;配合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取證總結等事情。

(5)後勤基建處:負責應急所需的水、電、物資、通訊等保障事情。

(6)校醫院:負責在事發現場四周的宁静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及時調配醫務人員和抢救物資;負責實施現場救治及傷亡人員統計,將超出校醫院救治能力的病員及時轉送至上級醫院。

3.各學院對本單位實驗室宁静治理負有主體責任,應建设本單位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協調和應急處置事情。負責根據學科特點制定本單位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各實驗室建设本實驗室突發情況應急預案;負責宁静救護設施的配置和維護;負責普及應急處置知識、開展應急演練,保證應急預案有效實施。事故發生後,負責保護現場,做好現場救援的協調、指揮事情,確保宁静事故第一時間获得有效處理,並及時、准確上報實驗室宁静事故。

三、事故預防、預警及響應

1.學校和各學院應做好實驗室宁静事故的預防、預警事情,及時排除隱患,最大限度地防止實驗室宁静事故的發生。

(1)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宁静事故,完善預防、預警機制,開展風險評估分析,早防範、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加強應急反應機制的日常治理和實驗人員的培訓教育,經常性開展實驗室事故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實戰能力;

(3)各單位應定期評估實驗室宁静應急預案,並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不斷修訂完善。

2.實驗室宁静事故發生後的響應:

(1)實驗室負責人是事故應急響應的責任人,所在單位是事故應急響應的責任單位。

(2)事故現場人員應根據相應的事故應急處置方案進行緊急處置,须要時,根據事故情況第一時間撥打120或119求助,同時上報事故情況。

(3)實驗室宁静事故上報流程爲:實驗室事故現場人員報學校各校區保衛部24小時值班室,同時報告實驗室負責人,實驗室負責人上報責任單位負責人。責任單位負責人在第一時間上報教務處,說明具體情況。各校區24小時值班室接警後根據宁静事故情況立即通知校辦公室、保衛部、教務處和後勤保障部。

(4)報告內容應包罗: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事故現場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已接纳的控制措施及其他應對措施;報送人姓名、聯系電話、所屬單位。

(5)責任單位負責人在接到報告後,开端判定事故情況,進行現場處置,须要時啓動應急預案。各相關單位第一時間應到達事故現場,開展實驗室宁静事故的處置。

四、事故的調查、整改及處理

1.學院實驗室宁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應建设相關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在事故調查結束後三日內向保衛處、教務處分別提交書面報告,主要包罗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經濟損失、發生事故的原因及相關責任人員情況等。有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産損失的事故由學校實驗室宁静事故處置領導小組直接組織開展事故調查,學院、實驗室及當事人應全力配合。

2.實驗室宁静事故調查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整改要求應明確具體措施及時限,確保整改任務落實到位。

3.學校實驗室宁静事故處置領導小組將凭据國家执法法規及學校規定對造成實驗室宁静責任事故的單位和責任人出具事故調查及責任認定報告,同時確定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任單位和相關責任人賠償損失的具體比例。

學校根據相關規定給予責任單位及責任人書面檢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獎晉職晉級資格、行政處分等政務處理。

對于違反黨紀黨規的責任單位及責任人依照黨內有關法規處理,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五、附則

1.學校各校區24小時值班室電話:8375110。

2.本預案由教務處、保衛處負責解釋。

附件1:化學類宁静事故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附件2:生物類宁静事故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附件3:特種設備類宁静事故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附件4:實驗室觸電、創傷、燙傷等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附件1:

化學類宁静事故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一、一般原則

(一)宁静防護:進入現場的應抢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器具,在確保自身宁静的情況下,實施救援事情;

(二)隔離疏散: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實行交通管制,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

(三)監測偵察:監測泄漏物質濃度、擴散範圍及氣象數據,及時調整隔離區的範圍,做好動態監測;偵察事故現場,搜尋被困人員,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現場及周邊汙染情況,確定攻防、退却的路線;

(四)醫療救護:應抢救援人員接纳正確的救助方式,將遇險人員移至宁静隔離區域,進行現場抢救,並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

(五)現場控制:根據事故類型、現場具體情況,接纳相應的措施控制事態的擴大;

(六)防止次生災害:接纳措施防止進一步造成火災爆炸和環境汙染等次生災害,並做好相關的監測事情;

(七)洗消:設立洗消站,對遇險人員、應抢救援人員、救援器材等進行洗消,嚴格控制汙水排放,防止二次汙染;

(八)危害信息见告:及時發布避險警告,並廣泛宣傳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抢救措施。

二、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置措施

(一)易燃易爆物質泄漏: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汙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救援器材應具備防爆功效,並接纳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物進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間;

(二)泄漏物控制:依具體情況,科學確定方案,在無禁忌反應的前提下可接纳水霧、蒸汽等稀釋泄漏物濃度,攔截、導流和蓄積泄漏物,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環境敏感區擴散,並視情況使用泡沫充实覆蓋泄漏液面;對大量粉體泄漏物,在無禁忌反應的前提下,應使用塑料布、帆布等覆蓋,減少飛散;

(三)泄漏源控制: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科學接纳關閥斷料、開閥導流、排料泄壓、火炬放空、物資轉移、應急堵漏、冷卻防爆、注水排險、噴霧稀釋、引火點燃等措施控制泄漏源;

(四)泄漏物清理:大量殘液,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無火花盛器收集、集中處理;少量殘液,用稀釋、吸附、固化、中和等要领處理;

(五)泄漏物汙染水體:當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汙染水體時,應及時通知沿岸居民和地方政府,嚴禁下遊人畜取水;加強對水體進行監測,接纳打撈收集泄漏物、攔河築壩、吸附、中和等要领嚴控汙染擴大,如果中和過程中可能産生金屬離子,必須用沈澱劑清除;

(六)火災爆炸:當泄漏事故發生火災爆炸等次生災害後,同時按火災爆炸應急措施處置。

三、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一)發生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事故時,應遵循“先控制、後消滅”的原則;

(二)撲救初期火災: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遊閥門,切斷可燃物來源,用現有消防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

(三)保護周圍設施:爲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接纳冷卻、隔離等保護措施,並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

(四)火災撲救:針對差异的危險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要领控制火災。當外圍火點已徹底撲滅、火種等危險源已全部控制、堵漏措施准備就緒並有掌握在短時間內完成且消防力量也已准備就緒時,可實施滅火;

(五)確定退却信號和退却要领:當火災失控危及救援人員生命宁静時,應立即指揮現場全部人員撤離至宁静區域;

(六)火災撲滅後,應派人監護現場,防止複燃。

四、危險化學品中毒事故處置措施

(一)現場抢救:應抢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迅速進入現場危險區,將中毒人員移至宁静區域,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抢救,並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

(二)醫學救援:搶救生命體征危急的人員、處理眼和皮膚汙染、查明化學物質毒性、進行特殊和(或)對症處理;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組織醫療專家,保障治療藥物和器材的供應,組織有可能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的周邊群衆進行體檢;

(三)對中毒源進行泄漏原因分析,制定處置方案,控制泄漏源,處理泄漏物;

(四)隔離、疏散:應急處置事情組根據風向和泄漏區域設定事故隔離區,指導應急人員隔離封閉危險區,緊急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無關人員,對主要门路和路口實行交通管制;

(五)危害信息见告:及時、廣泛地宣傳中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措施。

五、危險化學品丟失、被盜事故處置措施

(一)立即向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報告;

(二)組織保護現場,配合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的調查。

六、特殊危險化學品的火災事故撲救注意事項

(一)對于液化可燃氣體火災,切忌盲目撲滅,在沒有接纳堵漏措施的情況時,必須保持其穩定燃燒;易燃液體、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等化學藥品著火,應使用幹粉滅火器或大劑量泡沫滅火劑滅火。

(二)對于爆炸物品火災,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物品爆炸時的威力;撲救爆炸物品堆垛時,應接纳水流吊射,制止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坍毁引起再次爆炸;

(三)對于遇濕易燃物品火災,禁止用水、泡沫、酸堿等濕性滅火劑撲救;

(四)撲救迫害品、腐蝕品火災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制止腐蝕品、迫害品濺出;

(五)對于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火災,一般可用水和泡沫撲救,只要控制住燃燒範圍,逐步撲滅即可;但少數物品的撲救要领比較特殊。易升華的易燃固體受熱可産生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淆物,尤其在室內易發生爆燃,在撲救過程中應不時向燃燒區域上空及周圍噴射霧狀水,並消除周圍一切火源。

(六)易燃液體火災事故及處置措施

1.應切斷火勢蔓延的途徑,冷卻和疏散受火勢威脅的密閉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燒範圍,並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如有液體流淌時,應築堤(或用圍油欄)攔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體或挖溝導流。

2.了解和掌握著火液體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無迫害、腐蝕、沸溢、噴濺等危險性,以便接纳相應的滅火和防護措施。

3.大的貯存容器或流淌火災,應准確判斷著火面積。

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液體(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霧狀水滅火往往無效。可用普通卵白泡沫或清水泡沫撲滅。用幹粉撲救時滅火效果要視燃燒面積巨细和燃燒條件而定。

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體起火時用水撲救,水能覆蓋在液面上滅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幹粉撲救,滅火效果要視燃燒面積巨细和燃燒條件而定。

具有水溶性的液體(如醇類、酮類等),雖然從理論上講能用水稀釋撲救,但用此法要使液體閃點消失,水必須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這不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體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會受到水溶性液體的破壞(如果普通泡沫強度加大,可以減弱火勢)。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撲救。用幹粉撲救時,滅火效果要視燃燒面積巨细和燃燒條件而定,也需要水冷降溫,降低燃燒強度。

4.迫害性、腐蝕性或燃燒産物迫害性較強的易燃體火災,撲救人員必須佩戴防護面具,接纳防護措施。對特殊物品的火災,應使用專用防護服。考慮到過濾式防毒面具防毒範圍的局限性,在撲救迫害品火災時應盡量使用隔絕式空氣面具。爲了在火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

5.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噴濺危險的液體火災,必須注意計算可能發生沸溢、噴濺的時間和觀察是否有沸溢、噴濺的征兆。一旦現場指揮發現危險征兆時應迅即作出准確判斷,及時下達退却命令,制止造成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撲救人員看到或聽到統一退却信號後,應立即撤至宁静地帶。

七、廢液泄露應急處理

(一)如發生少量泄露,應使用惰性质料(如幹沙)作爲吸附劑將其吸收起來,然後凭据危險廢物處置。

(二)如發生大量泄露,應使用惰性质料(如幹沙)進行圍堵,然後再用吸附劑進行吸收,清理後凭据危險廢物進行處置。

(三)嚴禁使用鋸末、廢紙等可燃质料作爲吸收质料,以免發生反應引起火災。

八、危險化學藥品傷害至人體的臨時應急處理

(一)危化品潑濺到人體的應急處理

濺到皮膚時,應立即屏住呼吸,脫去被汙染的衣物,及時用大量的水進行沖洗至少5分鍾並保持創傷面的潔淨,強酸、強堿灼傷注意點:水流量越大越好,但沖力要溫和。強堿灼傷沖洗時間比強酸長二十至三十分鍾。記住化學物品名稱或將容器一起送醫院。其他人員撤離現場,將門全部關上;及時向指導老師和實驗室負責人報告;由老師依據情況作下一步處理。

濺入眼內時,在現場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化學類實驗室均應配備專用洗眼器。沖洗時,眼睛置于洗眼器上方,水向上沖洗眼睛,臉向一側,傷眼向下,沖洗時眼睛張開,除去隱形眼鏡,由內角往外角沖洗二十分鍾以上,切不行因疼痛而緊閉眼睛,包紮雙眼,不行揉眼,送眼科醫院治療,送醫途中繼續沖洗。

(二)危化品中毒應急處理

實驗中若感覺咽喉灼痛、嘴唇脫色,胃部痙攣或惡心嘔吐等症狀時,則可能是中毒所致,立即送醫院治療,不得延誤。

1.首先將中毒者轉移到宁静地帶,解開領扣,使其呼吸通暢,讓中毒者呼吸到新鮮空氣。

2.誤仰药物中毒者,須立即引吐、洗胃及導瀉,患者清醒而又相助,宜飲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藥物引吐。對引吐效果欠好或昏厥者,應立即送醫院用胃管洗胃。孕婦應慎用催吐救援。

3.重金屬鹽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幾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醫。不要服催吐藥,以免引起危險或使病情複雜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須緊急就醫。

4.吸入有毒有害氣體中毒者,應立即將患者轉移離開中毒現場,給予2%-5%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吸氧。氣管痙攣者應酌情給解痙攣藥物霧化吸入。應急人員一般應配置過濾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裝、防辣手套、防毒靴等。

5.經皮膚中毒,將患者立即移離中毒場所,脫去汙染衣服,迅速用清水洗淨皮膚,粘稠的毒物則宜用大量肥皂水沖洗。遇水能發生反應的腐蝕性毒物,則應先用幹布或棉花抹去毒物,再用水沖洗。隨後立即送入醫院就醫。


 


附件2:

生物類宁静事故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一、病原微生物汙染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一)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到宁静地帶,封閉被病原微生物汙染的實驗室或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擴散的場所,制止病原微生物擴散;

(二)迅速部署有關人員進行醫學觀察或者隔離治療;

(三)立即報告衛生部門,組織有經驗的事情人員和衛生防護人員進入事故區,消除可能導致病原微生物汙染事故擴大的隱患,對汙染區進行须要的宁静處理,包罗對汙染區域進行徹底的消毒或銷毀;對小隔離區進行終末消毒等。

二、動物源疫病傳播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一)對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動物進行隔離、撲殺;對飼養室和實驗室內外環境接纳嚴格的消毒、殺蟲、滅鼠等措施;

(二)發生實驗動物烈性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病時,按操作規程立即隔離、處死患病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並立即報告相關部門;

(三)配合上級行政部門實施預防和控制方案,包罗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對相關人員進行醫學檢查,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等。


 


附件3:

特種設備類宁静事故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一、特種設備爆炸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一)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爆炸事故,應迅速關閉容器和管道的所有閥門,無法關閉的應接纳堵漏措施;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內的可燃氣體和油類,應使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幹粉等滅火器進行滅火;對受傷人員立即實行現場救護。

(二)對鍋爐及其蒸汽管道爆炸事故,應設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溫水、汽,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組織現場人員撤離。在爆炸結束後立即检察是否有傷亡人員,並進行救助。

二、特種設備泄漏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一)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相關設備發生泄漏時應緊急停用,並關閉前置閥門或接纳合適的质料堵住泄漏處以控制泄漏源。

(二)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並根據防護等級標准選擇相應等級的個人宁静防護措施,包罗佩帶防毒面具等。

(三)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應急處置事情組確定事故可能波及的區域範圍,將區域內人員疏散至泄漏區域的側風向或上風向等宁静地帶,並根據泄漏物影響範圍劃定警戒區域。

三、特種設備火災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根據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內盛裝的介質選擇合適的滅火方式,滅火人員應佩戴防毒面具以制止中毒危險。

四、起重設備事故處置措施

(一)電動葫蘆、吊車等起重設備吊運重物時如遇突然停電或設備突然發生故障,作業人員和指揮人員不得離開現場,並要設立警戒區以防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待電力恢複或設備維修恢複正常,將吊運的重物放好後方能離開。

(二)如遇吊物失控或起重機傾覆造成人員受傷亡的,應立即實行現場救護。

五、叉車事故處置參考措施

(一)叉車舉升貨物到高空時如發生不能放下的故障,作業人員應選擇宁静地點停車,並警戒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危險區,如短時間內設備維修無法恢複正常時,應用隔離帶將鏟車隔離。

(二)當在鏟鬥下處理故障時,應用支架將鏟鬥架好,作業人員才气進入鏟鬥下檢修。


 


附件4:

實驗室觸電、創傷、燙傷等應急處置參考措施

一、觸電事故,應首先切斷電源或拔下電源插頭,切不行在未切斷電源的情況下直接接觸觸電者;如果漏電嚴重,切斷電源後,立即通知電工處置,並指揮實驗室人員撤離;若觸電者出現休克現象,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並馬上送醫救治。

二、實驗過程中,如發生被汙染的金屬銳器損傷、被動物咬傷的情況,應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沖洗傷口,擠出傷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酒精、次氯酸鈉、過氧乙酸、碘伏等)消毒,處理傷口,嚴重的馬上送醫救治。

三、發生燙傷,如皮膚未破,可塗擦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或用碳酸氫鈉粉末調成糊狀敷于傷處,也可塗沫獾油、燙傷膏等;如皮膚已破,可塗抹紫藥水或1%高錳酸鉀溶液,嚴重的馬上送醫救治。

Copyright? 版权所有 PP电子学院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地址: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氐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