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事情治理措施》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3-10-31 点击数:



校教通〔2023〕93

關于印發《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事情治理措施(修訂)》的通知


校屬各單位、各部門

    現將新修訂的《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事情治理措施》印發給你們,認真學習,貫徹執行。



教務處     

       2023年1031





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事情治理措施

(修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條 畢業論文(設計)是实现人才培養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畢業論文(設計)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第二條 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学目的包罗:

(一)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要领,理論聯系實際的事情作風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息争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進一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實驗研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經濟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查閱文獻資料和文字表達等基本技术。

(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畢業論文(設計)阶段内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事情任务,撰写出结业论文;或者绘制出须要的图纸、体例出满足课题要求的且经调试通过的法式(软件)、制作出满足指定功效要求的装置或艺术作品或汇报演出等,并编写出切合任务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或者撰写成学术论文。

第三條 凭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革新总体方案》和教育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检措施(试行)》(教督[2020]5號)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本科人才培養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第二章 组织治理

第四條 全校畢業論文(設計)事情在主管教学事情副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務處组织实施。畢業論文(設計)事情实行学院具体卖力、教务统筹治理的校院两级治理体制。

第五條 教務處卖力全校畢業論文(設計)的组织事情。主要事情职责是:

(一)统一治理全校的畢業論文(設計)事情,对畢業論文(設計)进行宏观指导,协调整决影响畢業論文(設計)事情正常进行和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

(二)制定、完善有关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治理措施和有关划定并组织实施。

(三)分阶段检查各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进行情况,做好畢業論文(設計)课题及事情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事情。

(四)协调整决园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为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组织畢業論文(設計)的查重以及考核事情。

组织全校校级优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评选事情。

第六條 質量監控与生长计划处卖力全校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監控与检查评估事情。主要事情职责是:

(一)组织专家对各学院畢業論文(設計)质量及论文治理事情进行评估,并做好论文事情质量情况的反馈。

(二)组织全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校内抽检事情。

(三)組織接受教育部、教育廳等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畢業論文(設計)质量的抽檢評估等事情

(四)加入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全历程的考核与评价事情。

七條 各学院建设由院长为组长,分管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部门教师等组成各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小组,卖力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具体组织实施,其职责包罗:

(一)遵循学校畢業論文(設計)相关划定,依据自身学科与专业特点,制定本院畢業論文(設計)实施细则。

(二)落實畢業設計(論文)任務,包罗選聘校內外指導教師,並對其事情進行有效監督和考核;審議並確定畢業設計(論文)選題。

(三)组织畢業論文(設計)开题答辩、中期檢查、论文完成答辩、结果评定事情,向学校推荐优秀畢業論文(設計)。

(四)檢查、指導各答辯小組事情;審核、彙總、上報本院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對有爭議的論文成績進行複審。

(五)对学生完成的结业设计(论文)按规范化要求进行形式审查,做好畢業論文(設計)的存档事情,总结事情经验,向学校提交事情总结和革新意见。

(六)接受学生申诉,并对学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结果做最终审定。

(七)處理本學院畢業設計(論文)事情中的其它有關業務問題。


第三章 事情流程與時間部署

第八條 畢業論文(設計)的事情流程应先后包罗:选题审批、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撰写、中期檢查、定稿提交、评阅、答辩、结果评定、质料归档等环节。各学院可在学校划定的环节基础上凭据自身需要适当增加其他环节,以进一步增强历程治理和質量監控。

第九條 各環節的完成時間要求如下:

(一)第七學期的第16周結束前完成選題審批、第18周前完成選題和學期結束前完成任務書的下達。

(二)第八學期第2周結束前完成開題答辯。

(三)第八學期第8周結束前完成中期檢查。

(四)第八学期第11周结束前学生提交畢業論文(設計)定稿。若学生未定时提交论文(设计)定稿,指导教师有权取消该学生加入畢業論文(設計)答辩的资格,有权将结果评为不及格。

(五)第八學期第12周結束前指導老師與評閱人完成論文(設計)評閱;

(六)第八學期第13周結束前完成論文(設計)答辯、成績評定與錄入。

第十條 对于申请提前结业的学生,其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完成时间部署由各院系凭据实际情况提前部署确定,但仍须完成第八條所划定的各个环节。


第四章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第十一條 指導教師應爲人師表,嚴格要求學生。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獨立事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第十二條 畢業論文(設計)指导事情一般应选派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含讲师)或具硕士学位的科研事情水平较高、事情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单独指导畢業論文(設計),各学院可有计划地部署他们协助指导教师事情。

第十三條 在校外做畢業論文(設計),可聘请校外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或具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做指导教师,学校给予相应津贴补助。

第十四條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每届畢業論文(設計)的学生人数,理、工类原则上不凌驾8 人,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凌驾10 人。

第十五條 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

(一)按划定上交课题,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按要求填写畢業論文(設計)任务书。

(二)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调研、研究、实验、绘图、上机等,审定学生畢業論文(設計)开题陈诉、总体方案和进度计划。

(三)定期检查学生事情进度,实时答疑与指导,填写畢業論文(設計)教师指导情况纪录表。

(四)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撰写畢業論文(設計)。

(五)答辩前,按《PP电子学院畢業論文(設計)撰写规范》检查学生畢業論文(設計)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辯資格審查,对畢業論文(設計)写出不少于100 字的指导老师评阅评语。畢業論文(設計)送评阅老师评阅后,指导教师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准备。

(六)答辩结束后,按要求收集学生畢業論文(設計)全部资料,交学院统一生存。


第五章 对学生的要求

第十六條 畢業論文(設計)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一)重视畢業論文(設計)环节,明确其目的、意义和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二)虛心接受指導教師的指導,勤于鑽研和實踐,敢于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畢業論文(設計)任务书的要求,定时独立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各项任务,凭据《PP电子学院畢業論文(設計)撰写规范》,认真撰写畢業論文(設計)。

(四)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範,嚴禁各種學術不端行爲。


第六章 選題與開題

第十七條 選題的主要原則:

(一)畢業論文(設計)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应切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题目难度和事情量要适当。

(二)選題原則上應一人一題。若是難度高、事情量大的團隊項目,確需兩人或多人相助配合承擔,應做到分工明確、有所側重,使每個學生有獨立完成的任務,並獨立撰寫論文(設計),且在論文(設計)的標題上有所區別(如接纳在主標題下加副標題的方式)。

(三)選題應與社會、生産、科研、教學、實驗室建設等實際任務相結合。理工科專業,結合科學研究、工程實際、教師科研項目的選題所占比例不低于70%;其他學科的選題需注重分析解決當前經濟革新和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其中結合實際的題目所占比例不低于60%。

(四)學生可選擇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交织複合型課題,使興趣特長获得更充实的發揮,知識與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五)学生畢業論文(設計)在校外单元完成并由校外教师指导的,院系须部署校内教师相助指导,校内相助指导教师要掌握论文进度与要求,并协调整决有关问题。

(六)選題應注意年度間選題的不斷更新與類型的多樣化,同一專業差异學年之間的更新率應不低于80%。

第十八條 選題法式:

(一)鼓勵學生自擬題目,在取得指導教師的同意後報學院組織審定。

(二)指導教師擬定題目後報學院,由學院組織審核認定並報學院院長批准後向學生宣布,供學生選擇。

第十九條 选题变换。学生的选题经审核、批准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换。如确需更改,须向学院提出申请,填写《畢業論文(設計)选题变换申请表》,经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小组批准後方可變更。

第二十條 选题确定后,学生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撰写开题陈诉(或撰写文献综述),提交指导教师审查。学生应于第八学期开学的第2周前完成开题陈诉撰写与开题答辩。各学院应凭据本院的具体情况,部署学生在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规模内作开题答辩,并将开题答辩的具体时间、所在、答辩小组组成等部署提前报教務處實踐教學科。


第七章 畢業論文(設計)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十一條 学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除了可以是学术研究性的畢業論文(設計)外,也可以是能体现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非学术研究性、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作品、设计等。

第二十二條 提交非學術研究性作品(設計)時,學生還須同時提交作品(設計)內容的創作說明文字性质料。

第二十三條 在国家有文件明确划定相关学科专业的畢業論文(設計)可替代的前提下,各学院凭据自身学科或专业特点确定替代的作品(设计)形式和要求,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同意,教務處审批后方可实施,并将规范和评价尺度提交教務處存案。

第二十四條 学生以获奖、专利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取代结业论文,需提交作品及获奖证书原件由学院审查,提交作品及获奖证书复印件存档;若是团队获奖项目,申请者必须征得其他相助者的签字同意。以发现专利取代结业论文,申请者须提交申请专利时的有关执法文件、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治理挂号手续通知书和专利证书的原件以备审查;提交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和专利证书的复印件存档。发表的学术论文其字数不少于4000字。上述结果必须在本科就读期间获得并以PP电子学院为第一完成单元。除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外的其他形式,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说明文档,说明文档应参照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组成要素体例泛起说明内容。

第二十五條 对于选择畢業論文(設計)新样式的学生,学生获奖或发表结果须与所学专业相关,且必须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能否取代畢業論文(設計)。学院仍然要部署教师指导选择畢業論文(設計)新样式的学生开展说明文档的撰写、结业论文答辩等事情。


第八章 畢業論文(設計)撰写

第二十六條 學生完成開題報告及開題答辯後,進入論文(設計)撰寫階段。學生在論文(設計)撰寫期間,應按時、獨立完成論文(設計)任務。

第二十七條 结业论文结构和内容。学生的论文内容原则上应包罗:论文题目、摘要、要害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畢業論文(設計)的篇幅,原则上理工科不得少于 8000 字,文科不得少于 10000 字,外语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畢業論文(設計)不得少于 6000 字,结业创作应包罗作品和不少于3000字的创作文字说明质料。

第二十八條 学校制定《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撰写规范》供各单元参考使用,各单元在学校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也可凭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自行制定统一、规范的花样要求,并报教務處审批。学生要按学校或院系划定的花样和要求撰写论文。


第九章 中期檢查

第二十九條 学生应向指导教师提交中期檢查陈诉,汇报论文事情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后续计划。

第三十條 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学生的中期檢查陈诉,主要检查:每个学生的论文(设计)思路是否对头,内容与题目是否相符;审查学生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及基本实验数据等;教师提出或指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检查论文(设计)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学生体现如何等,并将审阅意见反馈给学生,检查陈诉须提交学院存档。


第十章 答辯資格審查

第三十一條 畢業論文(設計)质量审查

(一)指导教师审查。答辩前2周,学生应将畢業論文(設計)按划定整理装订成册交指导教师审查。指导教师须认真、细致、全面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验收学生完成的畢業論文(設計)及全部文档资料,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技术能力和论文(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写出评审意见,评分后交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领导小组。如指导教师未写出或未认真写出评语,学生畢業論文(設計)不能进行形式审查。

(二)形式审查。由各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领导小组凭据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规范化要求,组织进行各专业畢業論文(設計)的形式审查。

(三)评阅教师评阅。畢業論文(設計)形式审查通事后,由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领导小组送交评阅教师评阅,评阅教师须凭据学生是否完成划定任务、事情量巨细、结果质量、水平和应用价值等,客观公正地给出评语和结果,并向答辩委员会提出是否同意其进行答辩的建议。

第三十二條 答辯資格審查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取消畢業論文(設計)答辩资格。

(一)畢業論文(設計)和相关文档资料中有违背党的路线目标政策,或宣扬腐朽道德看法等重大政治性问题者。

(二)未完成規定任務最低要求者。

(三)畢業論文(設計)中的看法、思路或要领有原则性错误,经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指出后仍未纠正者。

(四)在畢業論文(設計)中泛起论文作假行为者。

(五)论文查重检测不切合相关划定要求者。通过结业论文治理系统对畢業論文(設計)不端行为进行检测,检测的复制比理工科不得凌驾20%,文科不凌驾25%。

第三十三條 学生按要求完成畢業論文(設計)任务,在通过答辯資格審查后,方能加入畢業論文(設計)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对学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答辩资格的建议是学院决定学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具有答辩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一章 答辯與成績評定

第三十四條 畢業論文(設計)答辩

(一)各专业应建设答辩委员会,卖力本专业畢業論文(設計)答辩和结果评定。

(二)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一般由 5 人或 5 人以上组成,其成员应由本专业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凭据需要也可聘请少量校外专家加入。

(三)答辩前,答辩小组每个成员必须详细审阅每位学生的畢業論文(設計),了解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并准备答辩时应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答辩作好准备。

(四)對以軟件、硬件研制爲主的畢業設計,各答辯小組在答辯前或答辯過程中要進行軟件或硬件測試;對以實驗研究爲主的畢業設計,答辯時要向答辯小組提交實驗數據的原始記錄。

(五)畢業論文(設計)答辩按学生自述、答辩小组审阅和提问、学生应答、答辩小组对其论文(设计)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和评分的法式逐个进行,每个学生答辩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答辩历程应有纪录。

学生在加入畢業論文(設計)答辩时的自述应主要包罗:课题来源和要求、论文(设计)内容概述、基本思想及主要要领、所得结果、结论及实用价值、主要特点或创新性、有关体会及革新意见等。

答辯小組提問內容主要是與題目有關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設計原理與要领;論文(設計)過程中帶普遍性的難點問題或要求學生進一步說明的問題;考察、鑒別學生獨立事情能力的問題等。

(六)对优秀、一次答辩结果不及格或有争议的畢業論文(設計),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最终确定其结果。第二次答辩的时间应部署在本专业学生第一次答辩结束后的5天内进行。

第三十五條 畢業論文(設計)结果评定

(一)畢業論文(設計)结果的评定,接纳结构评分的要领,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划分评分,各以 100分计,其中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小组评分占40%,综合结果按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和不及格(60 以下)五级制计分。获得“优秀”结果的学生人数,一般应控制在本专业结业学生人数的20%以内。

(二)凡畢業論文(設計)结果不及格者,在學籍治理划定期限内,可申请重修。畢業論文(設計)重修学生原则上应在后一学年参照第三章划定的事情流程实时间部署进行,对于畢業論文(設計)提前完成的学生也可在后一学年秋季学期第11-12周部署答辩,13周结束前完成结果评定及录入事情。

(三)畢業論文(設計)作假行为者,取消畢業論文(設計)答辩资格,畢業論文(設計)结果记为“不及格”,已经通过答辩后发现的撤消已取得结果。


第十二章 事情總結與資料歸檔治理

第三十六條 各学院要认真做好畢業論文(設計)总结事情,总结畢業論文(設計)事情中的先进治理经验和典型事例,并认真填写畢業論文(設計)事情总结,于第二次答辩结束后2 周内交教務處實踐教學治理科。

第三十七條 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结束后,各学院应认真做好畢業論文(設計)资料的归档事情。

(一)各学院对畢業論文(設計)环节的治理事情资料包罗:

1.畢業論文(設計)课题申报、审核表和课题部署汇总表、一览表;

2.畢業論文(設計)答辩纪录;

3.畢業論文(設計)结果挂号表;

4.学院關于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的组织部署质料。如:畢業論文(設計)事情计划、畢業論文(設計)事情聚会会议纪录、畢業論文(設計)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畢業論文(設計)答辩日程部署、畢業論文(設計)期间对学生的要求等。

(二)学生完成的畢業論文(設計)正本须按规范化要求装订和归档,由各学院作为教学资料妥善保管,保管时间一般不少于5年。学生完成的畢業論文(設計)正本所需的印刷、装订等经费由学院卖力,从学校下拨的专项经费支出。学生畢業論文(設計)历程质料主要包罗:课题任务书、开题陈诉或文献综述、中期陈诉、指导教师评阅表、评阅教师评阅表、畢業論文(設計)答辩及最终结果评定表、简版检测陈诉等,通过结业论文治理系统接纳电子化的方式生存。


第十三章 質量監控

第三十八條 每届畢業論文(設計)事情结束后,学校質量監控与生长计划处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畢業論文(設計)事情进行评估检查,对部门畢業論文(設計)质量进行抽查。各学院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进行整改,连续提高畢業論文(設計)事情质量。学院结业论文事情整体评价结果纳入学院年度教学事情考核领域。

第三十九條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检事情

(一)凭据省教育厅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检事情要求,准确完整提供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学位授予信息等质料。

(二)本科结业论文抽检重点对选题意义、写作部署、逻辑构建、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进行考察。各学院应凭据以上环节增强治理,连续提高学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质量。

(三)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結果的使用

1.对连续2年加入国家论文抽检均有“存在问题结业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院,将在全校规模内予以通报,并进行质量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对有关学院和小我私家的人才培養质量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视察,依据有关划定予以追责。

2.對連續3年參加國家論文抽檢存在問題較多的本科專業,經整改仍無法達到要求者,視爲不能保證培養質量,按教育廳有關規定責令其暫停招生。

3.對涉嫌存在抄襲、剽竊、僞造、改动、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爲的畢業論文,凭据相關法式進行調考核實,對查實的依法撤銷已授予學位,並注銷學位證書。

4.抽检结果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本科专业认证以及專業建設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四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措施自宣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務處卖力解释。

第四十一條 原有關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事情相關的文件若有與本治理辦法相沖突的地方,則按本治理辦法執行。


附件: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撰写规范


 


附件:

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撰写规范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是对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考察。为规范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事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畢業論文(設計)撰写内容与要求

(一)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應以簡短、明確的詞語恰當归纳综合整個論文的焦点內容,制止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縮寫字。中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须要時可增加副標題。外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12個實詞。

(二)摘要、關鍵詞和設計說明

1.中文摘要和中文關鍵詞

摘要內容應归纳综合地反映出本論文的主要內容,主要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內容、要领、结果和結論。要突出本論文的創新性结果或新見解,不要與引言相混淆。語言力求精煉、准確,以300-500字爲宜。

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接纳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英文摘要與英文關鍵詞

英文摘要內容與中文摘要相同,以200-400個實詞爲宜。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英文關鍵詞(3-5個)。

3.設計說明

畢業設計需附有設計說明,主要介紹設計任務來源、設計標准、設計原則及主要技術資料,中文字數要在1500-2000字以內,外文字數爲1000個實詞左右,關鍵詞一般以5個左右爲宜。

(三)目錄

論文目錄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各章節組成部门的小標題。要求標題層次清晰,目錄中的標題要與正文中的標題一致。

(四)正文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和焦点部门,差异學科專業和差异的選題可以有差异的寫作方式。正文一般包罗以下幾個方面:

1.引言或緒論

引言是論文正文的開端,應包罗畢業論文選題的配景、目的和意義;對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研究结果的簡要述評;介紹本項目研究事情研究設想、研究要领或實驗設計、理論依據或實驗基礎;涉及範圍和預期結果等。

2.主體

论文主体是结业论文的主要部门,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学术规范。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条理明白、重点突出,章节标题、公式图表符號必须规范统一。论文主体的内容凭据差异学科有差异的特点,一般应包罗以下几个方面:

(1)畢業論文(設計)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

(2)畢業論文(設計)各部门的设计实现,包罗实验数据的获取、数据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处置惩罚与分析、各部门的设计盘算等;

(3)對研究內容及结果的客觀闡述,包罗理論研究、創新見解、創造性结果及其改進與實際應用價值等;

(4)論文主體的所有數據必須真實可靠,凡引用他人觀點、方案、資料、數據等,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均應詳加注釋。自然科學論文應推理正確、結論清晰;人文和社會科學的論文應掌握論點正確、論證充实、論據可靠,恰當運用系統分析和比較研究的要领進行模型或方案設計,注重實證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等。

3.結論

結論是畢業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准確、完整。結論應著重闡述自己的創造性结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的意義、作用,還可以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五)中外文參考文獻

参考文献是畢業論文(設計)不行缺少的组成部门,它反映畢業論文(設計)的取材来源、质料的广博水平和可靠水平,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结果的认可和尊重。列入的文献应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六)致謝

謝辭應以簡短的文字對課題研究與論文撰寫過程中曾直接給予幫助的人員(例如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及其他人員)体现自己的謝意,這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是治學者應當遵循的學術規範。內容限一頁。

(七)附錄

對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撐质料,可編入畢業論文的附錄中,包罗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詳細數學推導、法式全文及其說明、複雜的圖表、設計圖紙等一系列需要補充提供的說明质料。

二、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写花样要求

(一)字數

除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外,畢業論文正文原则上理工科不得少于 8000 字,文科不得少于 10000 字,外语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畢業論文(設計)不得少于 6000 字,结业创作应包罗作品和不少于3000字的创作文字说明质料。各专业可凭据需要确定具体的字数要求,并报教務處存案。

(二)書寫與排版花样

书写与排版花样详见《PP电子学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手册》。

(三)名詞術語

1.科學技術名詞術語盡量接纳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宣布的規範詞或國家標准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爭議的名詞術語,可接纳慣用的名稱。

2.特定寄义的名词术语或新名词、以及使用外文缩写取代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泛起时应在括號内注明其寄义。

(四)物理量名称、符號与计量单元

1.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號应统一,一律接纳国务院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王法定计量单元》。单元名称和符號的书写方式,应接纳国际通用符號。

2.物理量符號、物理量常量、变量符號用斜体,计量单元符號均用正体。

(五)公式

1.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幸亏等號处转行,如做不到这一点,可在运算符號处转行,等號或运算符號应在转行后的行首。

2.公式的编號用圆括號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號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號,也可按章独立需要,如(38)或(3.2)。接纳哪一种序號应和图序、表序编法一致。公式序號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3.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時,寫成“由式(3.2)”。

(六)表格

1.表格必須與論文敘述有直接聯系,不得出現與論文敘述脫節的表格。表格中的內容在技術上不得與正文矛盾。

2.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和序號、标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不加标点,序號写在标题左方。

3.全文的表格可以統一編序,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編序方式和插圖、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表序必須連續,不得跳缺。

4.表格允許下頁接寫,接寫時標題省略,表頭應重複書寫,並在右上方寫“續表××”。多項大表可以支解成塊,多頁書寫,接口處必須注明“接下頁”、“接上頁”、“接第×頁”字樣。

5.表格應放在離正文首次出現處最近的地方,不應超前或過分拖後。

(七)圖

1.插图应与文字内容相符,技术内容正确。所有制图应切合国家尺度和专业尺度。对无划定符號的图形应接纳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每幅插图应有标题和序號,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38”或“图3.2”。接纳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

3.图与图标题、图序號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门提前,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4.對坐標軸必須進行文字標示,有數字標注的坐標圖必須注明坐標單位。

(八)注釋

畢業論文(設計)中有个体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接纳篇末注,应凭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號。注释序號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注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篇末注释条目的序號应凭据“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九)參考文獻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切合国家尺度,参考文献的序號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號标识,如“[1]”。每一条参考文献著录均以“.”结束。具体种种参考文献的编排花样如下:

1.文獻是期刊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出书年份,卷號(期数):起止页码.

2.文獻是圖書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作者.书名[M].版次.出书地:出书单元,出书年份:起止页码.

3.文獻是會議論文集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作者.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出书地:出书单元,出书年份:起止页码.

4.文獻是學位論文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作者.论文题目[D].生存地:生存单元,年份.

5.文獻是來自報告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陈诉者.陈诉题目[R].陈诉地:陈诉会主办单元,陈诉年份.

6.文獻是來自專利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號[P].宣布日期.

7.文獻是來自國際、國家標准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尺度代號.尺度名称[S].出书地:出书单元,出书年份.

8.文獻來自報紙文章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作者.文章标题[N].报纸名,出书日期(版次).

9.文獻來自電子文獻時,書寫花样爲:

[序號]作者.文献题目[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以只选择一项).

電子參考文獻建議標識: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網上電子通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十)附錄

论文附录以此用大写字母“附录A、附录B、附录C”体现,附录内的分级序號可接纳“附A1、附A1.1、附A1.1.1”等体现,图、表、公式依此类推为“图A1、表A1、式A1”等。



Copyright? 版权所有 PP电子学院教務處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地址: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氐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