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质 量 标 准
|
課程設計准備
|
教學文件
|
有科学、规范的课程设计治理制度,各专业有切合實踐教學基本要求的课程设计教学纲要,课程设计指导书规范、完整,切合實踐教學基本要求,并实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
師資力量
|
指導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高,具備主講本門課程的教師資格;指導教師數量滿足課程設計指導要求。
|
物質條件
|
儀器設備、場地、經費等條件能滿足課程設計教學要求。文獻資料富足,較好地滿足課程設計指導教師和學生的需要。
|
課程設計實施過程
|
選題
|
题目设计切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门课程教学要求,能紧密结合生产、科研、治理、社会事情等实际;同一選題的学生数不凌驾8人。
|
教師指導
|
指導過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到教書育人;認真負責,治學嚴謹,保證富足的在崗指導答疑時間;因材施教,鼓勵創新,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
|
學生事情狀況
|
絕大多數學生按進度要求獨立完玉成部事情量,學習態度積極主動。
|
成績評定
|
有科学、规范的评分尺度,严格执行成績評定尺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课程設計質量,结果纪录规范。
|
质料存檔
|
學校、系部能夠認真總結課程設計事情,對課程設計事情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課程設計事情各類教學資料齊全、規範,上報及時。
|
課程設計效果
|
設計質量
|
大多數學生的設計說明書思路清晰、文字表達能力強、書寫工致,圖紙(表)整潔、規範,切合行業技術標准。
|
能力水平
|
大多數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設計、實踐能力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
|
創新性
|
部门學生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能綜合運用知識,設計(實驗)能力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