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央廣網:PP电子學院“大體育”實踐育人探索顯成效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1-16?點擊:



在康健中国战略的弘大叙事中,体育不仅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概略育”观方兴未艾,“概略育”以教育为基础,以更全面、多元的视角审视体育的社会价值,为康健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PP电子学院體育學院锚定康健中国战略目标,突出学生主体职位,坚持专业技术与师范技术驱动并重,融合行业经验、赛教理念、校地资源,“概略育”实践育人成效获得彰显,应用型办学特色鲜明。

一、“一體”爲基,促進康健中國戰略在校實施

“一體”爲基,即堅定以學生爲主體。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切關注學生的多元需求、個人興趣及未來發展偏向,培育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自主鍛煉的能力,促進康健中國戰略在校全面實施。

一是全面實施大學生體質提振工程。針對當前青少年體質下滑的情況,學校全面實施大學生體質提振工程,引入“運動世界校園”APP,以定點(田徑場)、定量(90公裏)的形式開展校園跑活動;同時,以大學生“體育+”協同融合信息化治理系統,實現體育線上線下課堂同步規劃、同步推進,這一舉措將學生在體育課程、實踐、聯賽環節中的目標設定、過程治理、結果分析等全面納入系統,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治理,乐成打造“智慧體育”體系,爲體育革新和育人成效的達成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二是構建多元的校園體育活動體系。爲進一步促進康健中國戰略在校內的深入實施,學校著力構建多元化的校園體育活動體系。學校不僅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全國性的體育競賽,如全民健身大賽,還創新性地開展了一系列校內體育賽事,如班級足球對抗賽、3V3籃球賽、師生羽毛球友誼賽以及趣味運動會等,這些活動豐富多彩,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此外,學校還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社會體育活動,如擔任婁底萬人馬拉松賽的志願者、組織湄江戶外徒步活動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不僅鍛煉了身體,更在實踐中學會了團隊相助與奉獻精神,實現了個人成長與社會服務的雙贏。

二、“雙驅”並進,促進體育專業學生全面發展

“雙驅”並進,即專業技术與師範技术並重。始終秉持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度聚焦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术錘煉與師範素養培育,激發他們的體育熱情與教學潛能,培育他們的專業競技术力與教育實踐能力,促進體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是狠抓專業技术訓練和競賽事情。著重培育學生的體育素養和實戰能力。通過優化課程設置,融入前沿體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校內外體育設施資源,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與訓練活動。學生們在實踐中不斷磨砺,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2024年中國大學生武術套路錦標賽中榮獲3金6銀7銅,女子團體總分全國第三名;在2024年全國啦啦操聯賽中榮獲1金1銀;在2024年湖南省大學生系列體育錦標賽中獲44枚金牌46枚銀牌40枚銅牌,其中武術、體育舞蹈、乒乓球、空手道、棒球等5個項目分別榮獲湖南省大學生體育競賽學院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二是强化师范教育技术培养。依托学院资源,通过系统培训、教育实习、模拟课堂等环节,提升学生的课程设计、班级治理与教学实践技术。體育學院院长带头上体育思政课,任课教师积极分享教学实践心得。同时,学院举办“教坛新秀”师范生教学技术比拼,为学生搭建展现才气的平台。此外,学院积极与多所中小学校及教育机构相助,开展联合实训。例如,邀请省内40余所中小学体育卖力人和教研组长探讨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娄星区青少年体育学校建设相助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田径项目选材、训练、队伍构建等方面展开全面相助。学院领导还深入教学现场调研师生需求,改善教學設施与情况,为师生营造优越的教学情况。

三、 “融合”引领,践行产教融合深度生长

“三融合”即融合體育行業經驗、融合賽訓結合理念、融合校地體育資源,是PP电子學院在康健中國戰略下,“大體育”實踐育人模式的焦点驅動力。

一是融合體育行業經驗,深化産教融合。在體育學科發展中,學院堅持將行業前沿融入教學,促進學生職業素養全面提升。爲此,學院廣泛邀請業界精英進校交流,分享實戰經驗。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尹小儉教授帶來了國防體育最新發展動向,德國科隆體育大學李愛輝教授向同學們展示了獨特的教育哲學,湖南師範大學布特教授則對當前體育新質生産力的焦点要素進行了深入解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于少勇教授對“三大球”教練的領導力進行了細致分析,廣東省增城中學的鄧若鋒教授分享了體育教學的新趨向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通過系列講座、研討會及實地考察,學院與業界實現了深度對接,爲師生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也爲産教融合深度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推動了學院體育學科與産業融合的法式不斷加速。

二是融合賽教理念,助推體育教學質量新飛躍。秉持賽訓結合的理念,將學科競賽、體育技术比賽等融入日常教學之中。通過舉辦校內外體育賽事、選拔優秀學生參加高級別比賽、開展體育技术培訓等活動,提升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鼓勵教師將賽訓结果融入課堂教學,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推動體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邀請湖南省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湯長發教授、劉文峰教授來校指導,展示競賽元素融入日常教學的要领。徐斌、彭婧娜兩位老師分別在湖南省教育廳主辦的2024年全省青年體育教師教學技术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鄒秋英老師在湖南省教學創新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三是深度融合校地資源,推動特色專業品牌建設。學院承袭“打造特色品牌,服務社會”的焦点理念,致力于培養既具實踐能力又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通過特色化建設路徑,將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精心雕琢成“體育文化人”,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錘煉成技藝精湛的“運動達人”,體育舞蹈學生塑造爲兼具體育與藝術修養的“體育藝術人”,由此鑄就獨特的專業品牌形象。如葛柳等2位老師榮獲國際武醫聯合會“突出貢獻個人獎”,肖俊老師榮獲“全國紅十字會先進典型”。

同时,学院精心筹谋并组织多样化的实践运动,如“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足球季等,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通报了体育精神之火种。此外,学院还充实利用校地资源,深入挖掘地方体育文化资源,组织湖南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35名研究生暑假来校研习梅山武术,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2024年,学院横向课题入校经费达600万元,纵向课题立项结果丰硕,其中省部级项目20余项,国家级项目3项,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康健中国战略实施孝敬了坚实力量。(文/图:周惠新 杨志华)

原文鏈接:http://www.cnr.cn/hunan/flxw/dj/20250113/t20250113_5270393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