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湖南省新世紀121创新人才工程入选者、娄底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她自走上事情岗位以来一直承袭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服务学生,为科教事业奉献青春。她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作、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用满腔的热情谱写着自己的科研教育人生。她就是PP电子学院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红霞。
彭紅霞,1982年4月生,蒙古族,内蒙昔人,九三学社社员,理学博士(博士后)。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Microporous & Mesoporous Materials》、《Applied Clay Science》等期刊的审稿人。
不忘初心,落實科研育人
在教师身上,社会赋予了许多耀眼的光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她作爲一名人民教師,以自身的努力不負光環。
多年來,彭紅霞老師一直堅持教學與科研協調發展的原則,積極探尋教學與科研配合發展、良性互動的有效途徑。實踐教學過程中,堅持以科研項目爲驅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爲指導老師,她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20余項,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和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6項。2015-2021年,積極指導本科生開展科學研究事情,指導學生發表SCI論文15篇;指導12位同学的本科结业论文被评为 “PP电子学院优秀结业论文”。担任2015级高材二班的班主任,其所带班级班風正、學風濃,在2017年被评为优秀班团体,考研率50%、就业率100%。2016年被评为优秀指導老师,2017、2018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
(彭红霞(右三)指導学生加入化工学科竞赛)
(彭红霞指導学生加入省级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不忘初心,促推学科生长
從教以來,彭紅霞始終不忘初心,潛心科研,經常利用事情之余努力學習,潛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科研结果。她作爲精細陶瓷與粉體质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湖南省“双万一流”化学专业建设项目的主干成员,恒久致力于恶性肿瘤精准手术治疗用新型多功效成像质料的基础研究,针对现有成像质料发光效率低的缺陷,乐成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成像质料。此外,彭红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研究课题和市厅级研究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科学》、《学科通报》、《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Applied Clay Science》和《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发现专利3项。获西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娄底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娄底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彭红霞指導学生加入竞赛的获奖证书部门展示)
彭紅霞老師始終堅信,不論是教學和科研都要“鑽”進去、“磨”出來,教育和科研都不簡單,只有“鑽”得進去,“磨”得出來的人,才會有所創新、有所成就!
(材環學院 何文丽、刘美杉 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