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至12日,我校赴常德舉辦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農田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研究生教育教學部主办,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领域、生物多样性掩护与生态模拟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承办,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情况科学学院协办。聚会会议邀请了湖南文理学院、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常德市園林綠化治理處等單位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
我校教務處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向国红教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就聚会会议前期筹备事情做了简要说明,希望通过这次学术交流,促进各个学科专家相互探讨相助碰撞出学术火花。湖南文理学院教務處处长兼生命与情况科学学院院长王云教授、我校农艺与种业领域卖力人段仁燕教授划分主持学术聚会会议上下半场专题陈诉。
湖南文理学院彭友林教授做了大会主旨陈诉“湖南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韓慶教授做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张平喜研究员做了“朝鲜蓟研究与应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杜云安副教授做了“常德地域外来入侵植物视察分析与防控建议”;常德市园林绿化治理处书记涂超峰高级工程师做了“常德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大会陈诉。
向國紅教授、段仁燕教授、羅育才高級農藝師、鄭玉博士分別就“澧水流域外來入侵植物多樣性研究”、“銻礦區生態現狀及修複對策”、“我國蔬菜種業發展趨勢”、“抗銻根際促生菌的促生性能及銻脅迫下對油菜種子萌發的研究”等做了大會報告。
陈琳玉、唐剑泉、胡偉、许炜等研究生也划分做了“差异價態銻對赤子愛勝蚓的毒理及效應研究”、“陝西秦嶺地區蕨類植物多樣性調查”、“生物炭與功效微生物的施用對銻礦區水稻産量及重金屬富集的研究”、“生物炭與功效微生物的施用對銻礦區水稻産量及重金屬富集的研究”等學術交流報告。本次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全文7篇、論文摘要11篇。
在學術交流期間,農藝與種業領域研究生分別到安鄉縣湖南玖源農業有限公司和常德鄭太有機農場開展了專業實踐和課程實踐。(供稿:胡偉;一審:段仁燕;二審:周麗華;三審:彭健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