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调研团:领题调研求实效 深入下层察真情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7-21?點擊:

爲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近日“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調研團在总指挥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长張衛明教授指導老師周浩博士、李婉溶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前往常德市澧縣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

爲進一步加強校鎮相助交流、共促鄉村振興,馬克思主義學院与常德市澧縣澧南鎮共建“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張衛明与澧南鎮镇长张杰正式签署意向书并举行揭牌仪式。调研团紧扣调研主题,依托澧南鎮現有資源及其産業體系,秉持校地相助、配合發展的原則,在畢業實習、創業教育、就業指導、志願服務、聯合舉辦鄉村大講堂等方面達成相助共識。次實踐教育基地的構建,大大加深了院校與地方政府的交流,能夠有效推進“以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事情開展,是實現雙方“攜手共助鄉村振興”美好願景路上的重要裏程碑。

隨後的調研事情中,調研團先後前往澧南鎮仙峰村、彭坪村以及澧西街道高路铺村进一步展开调研。调研团与各村黨支部分別開展交流會,進一步了解當地基本情況,拉了村校距离。在張衛明教授的帶領下,調研團在仙峰村開展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該村鄉村振興規劃、执法知識普及水平,並對當地葡萄産業、文化長廊數字平台建設等特色有了進一步認知,爲調研團事情提質增效隨後,調研團在指導老師的领导下分別前往彭坪村與高路鋪村對當地數字賦能鄉村建設現狀進行考察,詳細考察了彭坪村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情況及現代化農業産業鏈發展情況深入了解高路鋪村“村莊興旺”與“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相互融合的發展花样與模式,爲調研團形成科學可行的調研報告築牢了基礎

考察各村發展現狀后,調研團成员針對各村特色以入戶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展開研究调研团先後对原仙峰村支部書記易繼林、彭坪村省級勞模辛繼林與高路鋪村支部書記史開申等典型人物進行深入訪談據調查,易繼林作爲在黨50余年的老黨員,艱苦創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優秀事迹在當地廣爲流傳深刻感悟老一輩黨員始終“把産業發展在地頭把村民记挂在心頭”的高尚精神辛继林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农业第一线,将土地视为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史开申扎基本层,不惧险苦领导村民开疆拓荒、积极推動工业生长转型升级。同时,調研團下到田间地头、工业园区發放調查問卷、對村民進行走訪調查,結合問卷數據研判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的現實困境、問題歸因、影響因素等,爲提出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對策意見奠基堅實基礎。

調研團全體成員在澧南鎮镇长张杰等领导下,前往彭山红色历史陈列馆接受红色教育,配合追忆峥嵘岁月。紅色曆史陳列館總結归纳综合了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彭山曆史,陳列館講解員生動詳實地闡述了贺龙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澧縣的革命曆史事迹,給調研團成員以極大的震撼使各人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推動引導調研事情深入到農村基層當中去此行調研團追尋紅色足迹,聆聽紅色故事,了解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接受革命傳統洗禮,深刻感受到了澧州精神的豐富內涵,鞏固了調研團成員的理想信念爲此次調研事情增添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此行調研是青年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的生動實踐既豐富了青年大學生的閱曆也增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調研團成員体现“此次調研磨練了意志開闊了眼界在實踐中切實體悟到農村發展現狀收獲頗豐後續將會把調研中的所見所聞所得化爲學理性思考真正做到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青春書寫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供稿人尹恒 供圖人周星宇 一審:賀慧平二審:李婉溶、周浩三审:張衛明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