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P电子学院體育學院校企相助周运动圆满落幕。本次运动以“融合创新,共育体育人才”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化校企相助,推动体育教育领域的创新与生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搭建平台。校企相助周期间,PP电子学院體育學院与多家知名体育企业进行了深度对话与交流,划分就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相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告竣了多项相助意向。近年来,PP电子学院體育學院突出党建引领,凭据“四融四促”事情理念,围绕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全方位打造有“温度”的体育教育专业校企相助“黄金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时机和就业渠道,也为企业输送了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人才。

體育學院校企相助周启动仪式
融合教育資源、促進實踐教學。學院與企业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更辽阔的学习平台和时机。校企相助周伊始,體育學院院长周惠新带头开授课程思政示范课,为體育學院師生和相关企业员工上了一堂传统体育文化多元思政主题的掘客与应用的思政课,突出党建引领在體育學院办学历程中的焦点作用;邹秋英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和同学们分享了教学竞赛的“金钥匙”,极大地启发未来教育之星;举办“‘师’出有名”公费师范生教学技术大赛,有效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与多所学校和多家企业配合举办了联合实训运动,涵盖了体育训练、赛事组织、体育营销等多个领域。如组织了省内20余所中小学体育组组长召开调研会,就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广泛征求意见;与娄底“一杆”高尔夫俱乐部簽訂了配合培養人才的協議,整合了雙方的優質教學資源;與婁星區青少年業余體校建设戰略相助關系,就青少年女子籃球運動項目的苗子選拔、科學訓練、梯隊建設等多方面開展交流與相助。此外足球、排球、武術、網球、體育舞蹈等項目都與相關企業和學校相助,有力地促進了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

中小學體育骨幹教師調研會順利召開
融合行業經驗、促進就業創業。學院深知行業經驗對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積極接纳一系列措施來引入和融合企業的行業經驗。首先,學院定期邀請業內專家、企業高管來校舉辦講座和研討會,分享最新的行業動態、技術趨勢和市場需求。這些活動使學生們能夠直接接觸到行業的脈搏,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本次校企相助周邀請了一衆教授來校講學,德國科隆體育大學李愛輝教授爲同學們介紹了科隆體育大學的教育理念和學術環境,詳細闡述了外洋留學的意義與價值;湖南師範大學布特教授深入剖析了當前體育與教育融合的現狀與挑戰,強調了從形式融合向內容融合轉變的重要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于少勇教授深度解析“三大球”教練領導力,提出要用本土理論引領體育人才培養;廣東省增城中學正高級教師鄧若鋒論道體育教學革新新趨勢與教師專業成長;邀請國家級籃球教練員柳繼增教授莅臨我校指導籃球教學與訓練事情。這些行業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接觸到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實際需求,爲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學院與用人企業建设緊密的就業創業相助關系,爲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創業支持,幫助學生順利就業或實現創業夢想。

布特教授揭幕體育學院校企相助周
融合體育科研、促進以體育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體育教育在新時代被賦予了越发豐富的內涵和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配景下,我們提出了融合體育科研,精准以體育人的新教育理念,旨在通過科學的要领和手段,更好地發揮體育在人才培養中的獨特作用。積極搭建體育科研平台,彙聚國內外優秀的體育科研力量,配合推動體育科研的深入發展,爲體育教育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支撐。校企相助周期間,先後聘請吉首大學龍佩林教授、湖南師範大學陶成武副教授來校爲師生講學,他們的精彩授課不僅爲師生們帶來了前沿的體育科研结果,還深入探討了體育科研與體育教育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同時,學院積極構建“以體育人”的教育體系,將體育科研结果應用于實際教學中,通過科學的訓練要领和手段,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運動技术。在剛剛結束的2024年中國大學生武術套路錦標賽中,我校代表隊獲得3金5銀5銅的優秀成績,爲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融合體育文化、促進社會服務。体育文化的流传与生长已不仅仅局限于竞技场,更需融入社会各领域,特别是与企业的紧密相助,配合推动体育事业的繁荣。为此,通过校企相助周运动实现體育學院与企业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文化交流与相助,涵蓋了體育訓練、賽事組織、體育營銷等多個領域,爲學生提供了真實、豐富的實踐環境,從而推動體育文化的全面傳播與體育教育內涵的顯著提升。活動期間,學院組織體育舞蹈專業師生前往邵陽市安克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校企相助,主要針對企業治理和培訓機構運營、市場調查和實踐进行深入了解;此外,我院恒久肩负“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志愿者运动,广受好评;2022级网球专修班学生加入了娄底市2024年网球团体赛裁判事情,2021级武术专修班学生组织加入了在娄底市体育馆举行的2024年湖南省第六届校园武术角逐裁判事情,获得了主办单元的一致好评。通过校企相助,體育學院与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人才。
(图文:杨志华;一审:罗丹玲;二审:周惠新;三审:曾黎)
央廣網:黨建引領顯特色,體育教育結碩果
https://www.cnr.cn/hunan/flxw/jy/20240601/t20240601_526726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