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
教黨[2014]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事情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黨委:
在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等中央領導同志親切接見參加慶祝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的教師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慰問教師,與師生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師、努力培養造就一流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極大地鼓舞和激勵了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事情者。劉延東副總理出席表彰大會,就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全面部署。現就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通知如下。
一、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推進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的高度,突出強調了教師的重要职位和作用;深入論述了做一名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和仁愛之心;深刻指出培養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緊迫任務;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教師事情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爲基礎事情來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充实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使教師成爲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語重心長、情真意切,充实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教師的親切關懷和對教師成長的殷切期望,是新時期教師教育事情的綱領性文獻,是進一步加強教師事情的行動指南。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講話精神,對于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和水平,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革新,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廣大教師的希望和對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上來。要把培養一流教師放到突出位置,以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爲引領,以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爲重點,以充实發揮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焦点,以革新創新爲主線,著力破解教師事情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和突出矛盾,努力營造優秀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教育生態。廣大教師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用好教師的標准要求自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爭做教育革新創新的排頭兵,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啓學生智慧之門。
二、積極引導廣大教師身體力行爭做一流
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引導支持廣大教師牢記總書記囑托,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事情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1.引導支持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肩負起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配合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身體力行把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治理及與學生的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師德和點滴行爲潛移默化影響和激勵每一個學生。
2.引導支持廣大教師提高道德情操,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和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幫助學生掌握好人生偏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樹立高尚職業理想和堅定職業信念,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做愛崗敬業的模範。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文明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甘爲人梯、樂于奉獻,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3.引導支持廣大教師掌握紮實學識,自覺刻苦鑽研、嚴謹笃學。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具備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要领。准確掌握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更新專業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善于運用新技術提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的專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爲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始終爲學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導和最好的教育。
4.引導支持廣大教師永懷仁愛之心,自覺愛護、尊重、寬容學生。把真情、真心、真誠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成爲有愛心的好老師。積極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做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欣賞增強學生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自尊,讓所有學生都享受乐成的喜悅,成長爲有用之才。
三、多措並舉建設高素質一流教師隊伍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在黨委政府支持下,拿出切實有效措施,爲建設一流教師隊伍創造條件,完善機制,營造環境。
1.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不斷營造以德育師的制度環境。要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和高校師德建設文件要求,建设覆蓋各級各類學校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體系,推進師德建設進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從教師成長的第一步培養環節抓起,形成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特別要深化課程革新,讓師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教師崗前、職後培訓中開設師德教育課程,並把一線優秀教師請進課堂,用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迹诠釋師德內涵。嚴格師德考核,突出師德激勵,強化師德監督,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提高師德修養,做學生愛戴敬仰的品行之師、學問之師。對極個別道德敗壞、貪贓枉法的教師要依法懲處,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對侵害學生的行爲零容忍。
2.深化教師教育革新,不斷推進教師培養培訓的機制創新。要盡快啓動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探索建设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幼兒園聯合培養教師“三位一體”新機制,全面提高教師培養質量。進一步深化教師教育課程革新,建構模塊化、選擇性和實踐性的課程結構,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推進中小學教師培訓革新,積極推進網絡研修社區建設,著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依托大中型企業,加強職教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健全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推進職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推廣高校青年教師職業導師制度、産學研踐習制度,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推進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能力。
3.完善教師治理制度,不斷激發教師成長的生機活力。要加速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使教師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資源配置、人事治理等方面享有充实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提升教師主體意識。探索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等治理模式,讓名師名校長流動起來。加速構建教師隊伍建設標准體系,規範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擴大中小學職稱制度革新實施範圍,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革新。改變單純以績效爲指標的教師考核制度,構建多元開放、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持續發展。
4.提高教師职位待遇,不斷優化教師發展的人文環境。要加強頂層設計,關心教師職業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構建新時期的尊師文化,提升教師職業聲望。要保障教師职位,完善教師表彰獎勵制度。強化教師工資保障機制,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當地公務員的水平,特別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事情的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當前要進一步落實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落實好農村教師周轉房政策,幫助農村教師解決住房困難。關心高校青年教師生活,幫助青年教師解決住房等困難。
四、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
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爲重大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1.加強領導,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學習總書記講話精神。要聯系實際,把學習宣傳貫徹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教育事情重要論述緊密結合起來,制訂切實可行、針對性強的方案。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要帶頭學習、先學一步、學深學透。要通過學習培訓、座談研討、專家解讀等多種方式,切實提高學習效果。
2.创新形式,迅速形成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强高声势。充实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专版,举办学习讨论会、征文演讲等生动有效的运动,资助宽大干部师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讲话的富厚内涵、精神实质。要广泛学习宣传受表彰教师的感人事迹,推广国家级教学结果奖获奖结果,组织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宣传月” “寻找身边的张丽莉”等运动,集中报道一批优秀教师典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民俗。
3.長遠謀劃,深入開展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創新。要發動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優秀一線教師,認真開展政策研究,努力構建中國特色教師隊伍建設制度體系。著力解決影響教育革新發展、人民群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使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的過程成爲破解發展難題、推進綜合革新、提升事情水平的過程。
各地教育部門和部屬各高等學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的有關情況請及時報我部。
中共教育部黨組
2014年9月11日
教育部黨組學習貫徹
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
9月10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主持黨組擴大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9月9日與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事情。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接纳切實有力措施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努力建設高素質一流教師隊伍,營造優秀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教育生態。要引導支持廣大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做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會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事情,十分關心教師隊伍建設。在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等中央領導同志親切接見參加慶祝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的教師代表,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事情者致以節日的問候。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慰問教師,與師生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師、努力培養造就一流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劉延東副總理出席慶祝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傳達了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並就如何貫徹落實進行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語重心長、情真意切,深刻闡釋了教育事情和教師事情的極端重要性,充实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教師的親切關懷和對教師成長的殷切期望,是新時期教師教育事情的綱領性文獻,是進一步加強教師事情的行動指南。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講話精神,對于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和水平,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革新,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會議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引導廣大幹部師生深入領會講話精神實質,緊密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教育事情重要論述,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廣大教師的希望和對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上來。要集中宣傳學習一大批優秀教師典型,持續反映推廣各地各校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經驗做法,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會議要求,要接纳切實舉措,不斷完善機制,努力建設高素質一流教師隊伍。一是把培育高尚師德放在首要位置,進一步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將師德建設貫穿于教師培養、培訓、治理全過程。突出師德激勵,嚴格師德考核,加強師德監督,形成以德育師的制度環境。二是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本領。加大對師範院校的支持力度,完善教師培養體系,革新教師培養模式,進一步強化實踐環節,探索建设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幼兒園聯合培養教師“三位一體”新機制。進一步完善教師培訓制度體系,促進職前職後教育一體化。做好農村貧困地區教師培養培訓事情。三是革新教師治理制度,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投身教育綜合革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突出教育現代治理理念,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努力落實教師辦學主體职位。探索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等治理模式,讓名校長名師流動起來。加速構建教師隊伍建設標准體系,規範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擴大中小學職稱制度革新實施範圍,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革新。四是保障教師正当權益,進一步提高教師職業职位和吸引力。切實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康健,維護教師權益,保障教師职位,多爲教師辦實事,不斷優化教師成長發展的人文環境。
會議強調,要積極引導支持廣大教師牢記總書記囑托,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要有理想信念,自覺肩負起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要有道德情操,自覺帶頭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要有紮實學識,自覺刻苦鑽研、嚴謹笃學;要有仁愛之心,自覺愛護、尊重、寬容學生,努力成爲黨和人民滿意、學生喜歡敬佩的好老師。
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
——一论学习贯彻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做好老師提出四點要求,第一就是要有理想信念。這一重要論斷指出了新時代好老師的基本品格,爲廣大教師的成長進步指明了偏向。廣大教師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自覺堅守理想信念,爭做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的好老師。
理想信念,是好老師的人格基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學生人生门路的引路人。有什麽樣的教師,就有什麽樣的教育;有什麽樣的教育,就有什麽樣的學生。夢想要以夢想去點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喚醒。一個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在價值取向多元的時代,我們要以理想信念爲基,讓每一個教師都有遠大的志向、純粹的心靈、高尚的節操。昔人講:“賢希聖,士希賢。”廣大教師只有樹立高尚的職業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一個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心中裝著國家和民族。在中國教育史上,被人們所稱道、爲曆史所銘記的好老師,無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書育人事業與國家、民族的奮鬥目標、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孟子說人生有三樂,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如果一位教師自覺選擇了爲他人、爲社會做有益的事情,爲國家發展、民族複興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並以此爲人生大樂,那麽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價值,他所從事的這一職業就獲得了偉大意義。今天,在億萬人民向著民族複興夢想邁進的征程中,教師既是築夢人,也是追夢人、圓夢人,廣大教師要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爲實現中國夢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一個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帶頭踐行者和傳播者。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讲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配合認可的焦点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支撐。從事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事情的教師,理所當然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帶頭踐行者。焦点價值觀植根于一個民族的曆史文化傳統的土壤之中。门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是文化自信。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有文化自覺,了解、欣賞乃至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去中國化”保持高度警覺。教師亦是焦点價值觀的傳播者,爲莘莘學子把好人生的“總開關”,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就能爲黨和國家事業造就大批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及格人才,爲實現民族複興偉大夢想輸送源源不斷的生力軍。廣大教師要用自己的學識、閱曆、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憧憬,培養對中華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有歸屬感乃至有信仰的年輕一代。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燈。廣大教師只有樹立遠大理想、堅定高尚信念,才有可能爲社會、爲民族培養出棟梁之材。我們希望每個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都能以“傳道”爲第一責任和使命,爲孩子點燃更燦爛的夢想,爲國家和民族貢獻更多正能量。
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
——二论学习贯彻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师德的极端重要性。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要害。
道德情操,是好老師踐行教育使命的焦点品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師的事情就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終達成向善的教育目標。教師是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熏染學生、引導學生。因此,及格的老師首先是道德上的及格,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學生對于教師不僅是聽其言,更觀其行,教師在學生眼中是爲人的模範。一個教師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等方面都有問題,怎麽能擔當起立德樹人的責任?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才气以師爲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
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把敬業愛生作爲教育事情的基础准則。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有敬業愛生精神的教師,才會獻身教育,心系學生;才會嚴以律己,爲人師表;才會嚴謹治學,誨人不倦;才會終身學習,追求進步;才會成就自己,成就學生。在我國的中西部農村、邊遠地區的教師,正是秉持著敬業愛生的精神,才气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才气立于困難條件而不失追求,爲廣大的農村學生鑄就圓夢基石。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應該像這些教師一樣,去除浮躁之氣、遠離功利之風,執著于教書育人,把心放在學生身上,把根紮在三尺講台。
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在自我修養的不斷提升中實現道德追求。師德需要教育培養,更需要教師自我修養。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應該是每個教師的不懈追求。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自我修養的陶冶需得在讀書上下功夫。心靈要用精神食糧去涵養,教師只有常讀書、讀好書,多讀中國古典詩詞、經典作品,以詩書育浩然之氣,才气認識和相信道德之理。知行合一,互爲表裏,教師自我修養的完善更需要在行動中磨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嚴以律己,用個人的行爲來體現自己于公于私、于國于民的價值觀;要在日常言行中三省吾身,自覺堅守倫理底線,見賢思齊、景行行止,唯此才气體會和展示道德之美。教師正是用在道德追求之路上的知行統一,去示範人的高尚和純粹,去弘揚社會主義價值和中華傳統美德,去引領學生掌握好人生的偏向。
“師垂典則,範示群倫”,道德情操是成長爲一個好老師的先決條件。廣大教師只有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爲己任,以立德樹人爲目標,才气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夢培養有德之才。我們希望每一個有道德、有情操的教師,都能以“要成才,先成人”爲指引,爲祖國培養一大批及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
——三论学习贯彻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紮實的學識,這爲提升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發展偏向。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使命,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一定要有紮實學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所言,“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要领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如果教師知識不紮實、教學不過硬,教學中一定會捉襟見肘,更談不上遊刃有余。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學高爲師”的古訓,指的是教師應在學識上高人一籌,而“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的話語,也鮮明體現了深厚學識是好老師的必備素質之一。面對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日益多元、各種新知識不斷湧現,做一名好老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學識,努力提升自身的學識魅力,這樣才气滿足學生綿延不絕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和自身的專業成長。
好老師應具備精深的學科知識、靈活的教育教學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化知識。掌握精深的學科知識,是教師“傳道”的基本前提。教師只有對所教學科有著系統的、深刻的、准確的理解,才气教會學生正確的知識。靈活的教育教學知識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所不行或缺的知識基礎。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育教學知識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而選擇合適的教學要领,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學習。此外,“爲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信息時代下做好老師,必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才气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好老師應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豐富自身的實踐性知識。教師的學識魅力不僅僅在于教師要擁有廣博和專深的理論知識,更在于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在于教師對自身教育教學經驗的深切反思,在于教師能夠運用知識和經驗有效地、創造性地解決各種教學問題,在行動中做教育,在行動中做研究。只有這樣,教師才气夠成爲智慧型的老師,教學課堂才會成爲智慧型的課堂。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所展現的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彰顯著自身的學識魅力,促進了自身專業成長和學生學業水平的提升。
好老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罗致並靈活運用新知識。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社會需要具備靈活性、適應性、自主性、相助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推廣到教師教育領域,社會對教育質量的要求空前提高,對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好老師不能滿足于裝滿自己的“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時時有“活水”,與時俱進,不斷罗致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積極回應新的挑戰,追求卓越。只有這樣,教師才气站在知識發展的前沿,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並引導學生走向未來發展的人生之路。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的殷切希望。而成爲一名具有紮實學識的好老師,則需要教師們在教育教學的實踐當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教師只有提升個人的學識修養,才气教書育人,做到“三尺講台系國運,一生秉燭鑄民魂”。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四论学习贯彻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宽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这一重要论断富厚了教师的职业生长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重要偏向。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塑造人心靈和靈魂的偉大事業,熱愛學生是教師厚重的職業底色。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豐富情感的鮮活生命,這就需要教師用愛去教育和熏染學生。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沒有愛心的人不行能成爲好老師。教師的仁愛之心,不簡單等同于怙恃愛子女,這是一種對國家、民族的愛在教師身上的體現,是一種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教師的仁愛之心是以師生相互信賴爲基礎的,這種信賴是尊重、理解和關懷。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爲真誠地尊重學生。作爲一名教育者首先要相信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夠成爲有用之才。我國傳統教育文化中賦予教師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也多術”等優秀教育者的品質,正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教育理念與要领。教師的這一尊重是把學生看作獨立完整的社會人,因而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進一步而言,教師的尊重還在于學會欣賞學生,這種欣賞不是簡單的賞識,更不是單向的旁觀,而是讓學生在獲得尊重、信任的同時學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爲充实理解學生。老師要充实理解學生的需要,既包罗學習的需要、成長的需要,也包罗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要理解學生具有人格尊嚴的需要。教師充实的理解是師生間對話和溝通的導向,理解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相互探討交流、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融会、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爲寬容地關懷學生。教師的寬容是一種無私的仁愛,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容的關懷不是妥協,是教師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言行作用學生,用科學的要领幫助學生;寬容的關懷不是遷就,是教師施展教育的藝術,在適當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寬容的關懷不是放縱,是教師自始至終把愛心融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以關愛的心態分析學生的不足與過錯,進而激勵學生的上進心與志趣,以高度的責任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廣大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名學生,促成學生的成長進步;以仁愛之心開啓每一名學生的心靈之門,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以仁愛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事情贏得社會的尊重。因爲“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培養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
——五论学习贯彻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不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生长的紧迫任务。
民族振兴需要一大批一流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源源不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在中华民族文明生长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作是分不开的。今天,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着民族再起中国梦迈进。随着现代化建设提速和人力资源竞争加剧,教师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的作用愈发重大。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培養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才气实现中国梦。
國家繁榮需要一大批一流教師。國家繁榮取決于能夠勇于擔當、勇于競爭的人才。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猛烈,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備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职位和作用越发凸顯。人才興,國將興;教育強,人則強;師之優,人則優。良師才气善邦。
人的塑造需要一大批一流教師。教師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事情,人的塑造是教師的第一要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要用心靈去塑造靈魂,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塑造生命。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及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
培養和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各級黨委和政府既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事情的極端重要性,又要從战略高度認識教師教育事情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爲基礎事情來抓,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康健,維護教師權益,充实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使教師成爲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一流教師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教師。爲了培養造就一流教師,我們要建設高質量、公正、開放、靈活、一體化和專業化的教師教育體系,加大對師範院校支持力度,找准教師資格制度、教師教育課程、師範生實踐能力培養等教師教育革新突破口和著力點,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專業化水平。
啓師才气致遠。一流教師不僅需要培養造就,也需要自我革新、自我發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和仁愛之心自己就是教師自我修養的表現,需要教師自我反思、終身學習才气實現。成爲一流教師,要有仁愛之心,關心學生、傾心育人。要有敬業之志,樹立高尚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要有笃學之風,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本領,以淵博學識和專業水准培養學生。要有爲師之範,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做良好社會風尚的積極推動者。
民族振興、國家繁榮、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湧現一大批好老師。我們期待廣大教師牢記高尚使命,堅守神聖職責,用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教育學生,當好學生康健成長的引路人,創造出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曆史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