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南開大學師生關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

來源:

發布時間:2011-10-25?點擊:

南開大學師生關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

今天,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南開大學師生紛紛圍坐在電視機、電腦前,收看大會實況,認真學習講話精神。

著名曆史學家、南開大學教授魏宏運說:“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規模盛大,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反映了辛亥革命重要的曆史职位。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對辛亥革命作了全面的評價。其中有三點讓我印象很深,即愛國主義、民族複興與宁静發展。講話科學總結、全面闡釋了100多年來中國革命、發展的门路,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辛亥革命的精神、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許多革命思想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價值,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繼承發揚。”

中國近代史專家、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侯傑和研究生們一起觀看了大會直播。他說:“這次大會不僅使我們重溫了以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爲代表的革命黨人所發動的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的偉大曆程,而且站在曆史的高度,認識到這場革命開啓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侯傑体现,近一年來自己參與了中宣部主持的大型文獻電視片《辛亥革命》的撰稿事情,並在海內外一系列學術討論會上報告自己的研究结果。“通過研究,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共産黨與孫中山的關系,認定中國共産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相助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中國共産黨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關于建設人民享有民主權利和幸福生活的現代化國家的理念,而且將《建國方略》中所體現的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夙願,一步步變成現實,實現了曆史性逾越。”

马克思主义教育學院副教授林绪武说,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劳绩和历史职位增添了新的认识,并感应对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和民族的前途肩负着新的使命,因此,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国家生长的重要战略机缘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门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雄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再起;一定要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宁静生长的历史机缘,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相助,配合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不停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早日实现两岸宁静统一,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

马克思主义教育學院副教授张健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高度肯定了辛亥革命和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征程中做出的历史孝敬,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不停实现和生长了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理想。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要将这一讲话精神融入到正在教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科学的历史观正确看待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劳绩,学习和弘扬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高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而继续奋斗。

曆史學院研究生花少輝、趙天鹭觀看大會直播後受到鼓舞。“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以宁静方式實現統一,最切合包罗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基础利益。這與辛亥革命精神一脈相承。孫中山先生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辛亥革命的曆史遺産中,也包罗著‘宁静統一,利國福民’的重要內容,這是所有中國人的曆史使命和奮鬥目標。”兩位研究生說。

曆史學院研究生鄭月陽認爲,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讲明了百年辛亥對于現代中國曆史進程的重要意義。自己堅決擁護胡錦濤總書記呼籲“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曆史創傷”。對辛亥革命的紀念、研究應該成爲海峽兩岸宁静交往、最終實現統一的一個有益平台。他說:“以民族之同根,以辛亥之同源,我相信在辛亥後的百年,兩岸能以革命義士之氣魄,棄前嫌于民族大義,在宁静統一的進程中不斷前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學院2008级本科生郭玮寓目纪念大会后倍感振奋。他说,1911-2011,百年历史、百年奋斗、百年追求汇聚成一句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为了实现这一全体中华子女的梦想,历史上已有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现实中则有待我们这一辈人继续革命先辈的遗志,掌握时代的脉搏,奋斗终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明确自身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同龄人先进代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坚实力量的历史职位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人民、民族的命运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再起奋斗不息。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