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PP电子學院第三期業余團校簡報(第3期)

來源:

發布時間:2006-11-02?點擊:

PP电子學院第三期業余團校

简 报

(第3 期)

共青团PP电子学院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6年10月27日

省團校袁才保校長來我院講學

10月26日晚,院图书馆陈诉厅座无虚席,应院團委邀请,省团校校长袁才保教授做客业余团校讲坛,为我院第三期业余团校团员培训班的学员们授课。

袁校長1978年以湖南省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入北大,在北大學習期間就擔任了學生會主席等青年志願事情;畢業後,他一直從事學生、團青年的理論與實踐事情,迄今已近三十年,具有豐富的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袁校長說,自己對團組織“情有獨鍾”,而對團事情亦是“感伤萬千”。

袁校長把今天的講座看作“說說心裏話,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講座就在這種謙和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知團、愛團是團員的基本素質”是袁校長這次講課的主題。針對這一主題,袁校長把自己的理論積累和實踐經驗相結合,以團員的基本素質爲主線,旁征博引,通過豐富的案例,由史及今,講述了共青團的價值、特殊作用,共青團與黨的特殊關系,怎樣保持和發揚共青團的優良傳統等知識。

“共青團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團組織的作用如何?”針對目前社會上存在的這些質疑,袁校長從革新開放之前團組織的职位與作用講起,講述了團組織在弘揚黨的先進理論與思想、在向廣大青少年傳輸先進的科學文化、在敦促廣大青少年承袭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使之發揚光大、在解放發展生産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等諸多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從而有力地駁斥了那些“團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無謂的顧慮。袁校長說,面對現實,面向未來,團旗不僅能被高高舉起,並且會高高飄揚。共青團作爲黨所承認的先進組織,其作用是無法取代的。

對于共青團與黨的特殊關系,袁校長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共青團是‘不是第二黨的第二黨’”。他說,共青團作爲黨聯系青年群衆的紐帶,與我們黨密不行分。如果說共産黨是中國無産階級的先鋒隊,共青團則是中國青年無産階級的先鋒隊。具體說來,黨領導團,黨團屬于兄弟組織關系。最後,袁校長說:“從誕生到現在,風風雨雨八十多年,風雨兼程,同舟共濟,黨團關系史可見一致。”

接著,袁校長講述了如何提高團員的意識與素質。他認爲,作爲一名團員,熱愛團組織的前提是了解、熟悉它的相關規章制度,要“寓散于團活動之中”,要通過民主生活會進行各方面的溝通。最後,袁校長告誡所有學員:無論作爲團員還是團幹,首先要熱愛學習,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團幹作爲黨的後備軍幹部,要熱愛團的事情,要養成刻苦耐勞的事情習慣與生活習慣。

就在圖書館報告廳裏面的學員們認真地聽取袁校長講課的同時,在各專業系的教室裏,也靜悄悄地一片,2000多名同學通過閉路電視認真收看現場直播的講座實況。各人体现,袁校長的講課增進了各人對團組織的認識,增強了各人作爲一名團員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吳強林)

熱點新聞